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有历史才是现代化城市

郑汉根

2014年11月05日09: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有历史才是现代化城市

  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发现它们都十分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这些城市也因有这些历史建筑,而得以展示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风貌。

  德国的许多城市,即使是只有两三百年历史,都分“老城”和“新城”。“老城”极力保存了当年的样子,主要街道是禁止开车的步行街。街道保留了当年由小石块砌成的路,青黑色的路面显示着城市的历史。走在老城区里,会产生宁静而幽雅的感觉。

  在“老城”里,有专门介绍城市历史的宣传栏,介绍的内容包括城市的建设进程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人物等。一些距现在时间不远的建筑或文化设施,也被当作文物保存完好,并在旁边配有介绍其历史的文字。

  在原来的东德,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保护或重建德国东部各类历史建筑。在重建中,德国人尽力根据建筑曾经的样式和内涵来进行。比如在二战中几乎被夷为平地的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经过修旧如旧的努力,如今古色斑驳的建筑鳞次栉比,宛如历史古城再现。重修的花费往往不菲,这体现了德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曾有德国文化部官员对笔者说,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财富的一部分,保护并让市民了解它们,会增强市民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城市的未来也因这种文化的继承而不会迷失方向。

  走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内涵。在巴黎,从埃菲尔铁塔上环顾,只有西部一个叫作“拉德芳斯”的区域主要是现代建筑,其余的地方满眼是传统建筑。走在罗马或者佛罗伦萨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历代尤其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或文艺作品。

  在笔者所见的欧洲城市里,即使是新建的建筑,也总能很自然地与历史传统相适宜。在德国柏林市中心,历史建筑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与新建的总理府等建筑相互映衬,传统与现代交融。国会大厦在修旧如旧的建筑主体上,装上了现代化的玻璃穹顶,象征着政治透明,又在采光等方面采用了现代节能技术。

  笔者以为,所谓的现代化,不能凭空捏造,而应是建立在历史传承基础上的现代化。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城市,也一定是一个有着文化积淀的城市,是历史与现代得到完美融合的城市。

  近些年,中国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古建筑被摧毁。笔者有一个美国华侨朋友游历过北京之后感叹说,北京如果没有故宫和颐和园,就几乎不是北京了!而中国城市中许多新建的建筑,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或不顾建筑该有的审美、实用、环保等功能而刻意标新立异,所谓的“创新”不可避免地常常成了“搞怪”。即使新修的一些仿古元素的建筑,由于缺乏对历史内涵的真正把握,不少显得有些俗气和做作。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很多新建标志性建筑由西方设计师主持设计。一些西方设计师由于对中国文化历史缺乏了解,不容易设计出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和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建筑。类似的建筑或许在欧洲城市里显得适宜,因为那里有西方设计理念传统的土壤,而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城市里,难免有时会显得不协调。

  正如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其实,中华传统建筑艺术和理念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内涵值得继承。譬如欧洲近代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洛可可艺术,就从中国艺术及建筑风格中获得了启发。

  我们的城市现代化还在进行当中,在此进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但需要跟自身的历史传统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移植。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