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理解适应“新常态” 辩证看待“强刺激”

伊歌

2014年10月22日15:40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理解适应“新常态” 辩证看待“强刺激”

  今年以来,每逢国家统计局发布月度、季度经济统计数据后,总会引发财经舆论场的一番热议,争论焦点和政策推演总是惊人地相似: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否正常、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当放松、是否降低存款利息或存款准备金率……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三季度的数据:GDP同比增速7.3%,较二季度降0.2个百分点。有记者问:“未来会不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如此回答:“经济运行中间仍然体现出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保持定力,继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预调、微调,力争把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合适的区间,为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环境。”

  记者以“强刺激”发问,官员却以“区间调控”作答,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反映出财经舆论场与决策层对“新常态”、“区间调控论”等的认知落差。尽管决策层反复强调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强调区间调控只要有就业、增收入,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可以接受,还强调调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喷灌”、“滴灌”;然而,财经舆论场仍聚焦于“强刺激”,尤其是货币政策是否“大放水”。

  执着于GDP增速的“高一点或低一点”,期盼着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其实是未能理解和适应经济运行的“新常态”,对“强刺激”也缺乏辩证认识。以三季度的数据为例,虽然GDP增速稍降,但就业已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的目标,用“旧常态”的眼光来看并不正常,但以“新常态”中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来看就十分正常。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之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中低速增长转型,一些原来因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会集中暴露;继续简单地以“增长放缓就货币刺激”的思路看待经济运行和分析政策走向,无异于缘木求鱼。

  实际上,当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往往受制于经济体制,因此还要权衡未来的改革策略。比如,全面降息需要考虑会否刺激过剩产能的重新膨胀,是否合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和路径。又比如,目前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将准备金作为人民币升值后的“蓄水池”,如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尚未形成,又无大规模资金流出而贸然降准,会否再次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因此,尽管降息降准并非改革的对立面,但在两者之间审慎权衡以相互配合方为上策。在“新常态”下,要有足够的容忍度和政策储备以应对经济放缓;从长远着眼,则应通过“强改革”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两个月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透露:“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好转,外界有人议论,是不是因为我们推出了‘强刺激’?”而他的回答是:“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点没变宽松,唯一的‘刺激’就是强力推进改革。”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