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晨报:百姓工资“过快上涨”了吗

蔡辉

2014年10月21日10:00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百姓工资“过快上涨”了吗

  过去3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在GDP中占比持续下降,从67%一度降到35%左右,明明是大家越来越不敢花钱,为何在有些人眼中,却成了“工资上涨太快”?甚至到了“伤害经济”的地步?

  “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某经济学家又发宏论,引来网友一片指责。

  专家的逻辑是:工资过快上涨,导致一些承受不起高成本的企业垮掉,宜采取稳定农民工就业等手段,因应时变。

  工资真的上涨过快?一般来说,GDP增速与通胀率基本相当,故又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自然通胀率,2000年到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速基本在8%左右,通胀率也在8%左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年均工资增速基本相当,并不“过快”。

  2010年后,工资一度确实增长较快,但正如世界银行分析指出,这是金融危机后劳动力市场短缺的反应,在正常范围内。

  需要指出的是,人均工资增长不等于人人工资增长,一些特权行业薪资惊人,但百姓未得实惠,正如姚明与郭敬明平均身高达1.9米,但郭仍不算高个。

  况且,工资增长不能片面看,还要结合物价指数来分析,因CPI统计不计入房价上涨等,虽工资增幅超CPI增幅,也很难认定为“上涨过快”。

  工资增长,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承受不起”的,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反而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腾出市场空间,有利于经济发展。

  历史上,荷兰曾领先于欧洲,但工资涨速缓慢,英国虽年均只有0.5—1%,可50年持之以恒,最终实现逆转。后英法争霸,法国人口规模、市场规模都略胜一筹,也出现了拉瓦锡等著名科学家,可人均工资长期落后,仅为英国一半,高工资没有拖垮英国,倒是法国在竞争中屡屡受挫。

  工资上涨,奖励的是重视研发、善于创新的企业,收入提高了,才会拉动消费,人们才会更多为自己未来投资,才能实现个体与国家的双赢。

  过去3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在GDP中占比持续下降,从67%一度降到35%左右,明明是大家越来越不敢花钱,为何在有些人眼中,却成了“工资上涨太快”?甚至到了“伤害经济”的地步?

  因为,他们不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而是在哀叹企业主“垮掉”,昨天还在高呼“刘易斯拐点”,称农村已无剩余劳动力,今天却又鼓励农民工就业,难道利益驱动竟能使人出尔反尔到如此地步?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多了,对经济影响恐怕更大。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