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市西城区正在做一个文化项目,就是通过编写个人传记、提供志愿服务等形式,帮助百岁老人挖掘个体经历,搜集群体记忆,整理回忆录,将他们的口述史制作成“人文档案”。(10月20日《新京报》)
让“小人物”来呈现“大历史”,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举措。在我看来,这是在赋还普通人看待历史的话语权,从而对真实历史形成重要补充,由此进行文化反思。而且这种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经验,也便于人们从中找到个人情感的共鸣点,来实现生活方式的改善。
通常来看,回忆录多属于名人的专利。尽管很多政治人物和文化名人的相关回忆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也不否认,这类回忆录的呈现方式多是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叙事框架往往也置于某种特定的政治语境之下,是在按照某些固化的文化价值观来反映历史。特别是有一些名人群体回忆录还会夹带“私货”,为特定的利益进行代言,从而忽视普通人的利益与情感。
费尔巴哈曾说过:“经常受到世界史浪潮冲击的往往是那些最普通的人,而绝不是那些高官显爵,因为他们高高在上,太显赫了。”历史的巨大棋盘在回望之时,看似定局,太多脉络路径也很清晰,但是,就算看到历史的每一个峰回路转,知道年代的每一次起承转合,也未必能真正触摸到那些曾经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个体生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在传统史观里,个人存在太微不足道了。
既然历史注定不能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既然“回记录”是记录历史的一种载体,在这个强调个人价值重建的年代,就不应该再仅仅依托“名人身份”去呈现一个并不全面完整的历史,反映那种可能并不完全理性的价值。事实也证明,涂改历史真相,抹去年代细节,往往多出自于拥有强大权力和资本实力的人。所以,要实现反映历史的话语权平等,对历史文化进行纠偏,就不能让撰写回忆录的话语权都掌握在“名人”手中,而应该更重视普通人的回忆录。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责任。
北京市西城区为百岁老人整理回忆录,将他们的口述史制成“人文档案”,从而将特定年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元素和个人命运遭际进行最为紧密又极其平衡的结合。这样的文化举措,就是通过赋还普通人对历史的话语权,来使反映的历史不至于失去事实基础,来更加充分展现特定年代的复杂性,从而便于实现更好的文化反思。而且这种文化选择,还能够通过充分重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体感受,来为人们现实生活提供最为适用的参考。
所以,这种“小人物的大记忆”,不仅能够对接历史真实,产生相应的文化价值,更能通过与现实生活建立关联,来为更多人提供通往幸福生活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