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9岁男童喂熊被咬断臂,惨剧仅是偶然?

蒋萌

2014年10月20日15:2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9岁男童喂熊被咬断臂,惨剧仅是偶然?

背景 :近日,在河南平顶山河滨公园内,一名9岁男孩在看熊时,右胳膊被熊咬掉,男孩的整条右臂被截去,后续会植皮装假肢。

新京报发表王建的观点:现在网上除了同情这个男孩之外,很多的声音都是在批评陪同他去动物园的家长。去过动物园的都知道,不能擅自喂食动物本是常识,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动物,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可这个男孩竟能翻过栏杆,把手伸到黑熊面前喂食,在他做出这么危险举动的时候,家长在哪里呢?有媒体报道说,当有游客去向他父亲报信时,这名父亲竟然还打了报信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公园方面当然也有一定责任。据事发现场的目击游客说,关黑熊的铁笼子很破旧,下方还有许多洞,黑熊的嘴就是从洞伸出来的。虽然在笼子外面还有一层隔离栏杆,但小孩却能很轻易翻过栏杆靠近笼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安全漏洞,对于黑熊这样危险的猛兽,公园应该做好更周全的安全措施。

小蒋随想: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至于伤残的孩子就更多。家长大意、孩子少不更事、保护措施疏漏等等,都为花朵被摧残与凋零埋下严重隐患。面对触目惊心的惨剧,我们能做些什么?对家长而言,不能只禁止孩子做这做那,而要通过浅显易懂的事例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须知,压制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是无效的,尽量让他们学会安全地满足求知欲才是正题。事实上,2009年7月鞍山市孟泰公园也曾发生10岁女孩喂熊,胳膊被熊拽进笼内的惨剧。2004年11月沈阳一对母子同样在动物园里被黑熊咬住。这样的事例不光需要家长警觉、教导孩子,其他动物园也当从中探查本园有无安全漏洞。如果家长与某些单位只是以看热闹、不作为的心态对待惨剧,那么偶然的悲剧背后恐怕存在必然。

“雾霾马拉松”引吐槽,治霾在路上吗?

背景 :201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雾霾”中落下帷幕,关于“霾头前进”的话题仍在热议。

京华时报发表秦川的观点:无论取消还是延期马拉松赛事,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由于“北马”涉及选手多达数万名,且不少来自境外,遽然取消,难度不小,争议也不小。当然,更改赛程不容易,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就不愿想方设法。比赛头天晚上,主办方就通过短信、微博、微信以及媒体等多种渠道,向所有选手公告了天气情况,提醒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参赛。比赛当天上午,市环卫集团增加洒水的频次,减少空气中扬尘颗粒物。至于发放清洁棉,更在制度设计的框架之内。跑完马拉松赛,非有坚韧不拔之志不可为;治霾,也何尝不是一场漫长而又具挑战性的马拉松?

新京报发表于德清的观点:其实并没有人逼着你在雾霾中跑马拉松,决定权在每个人手中。或许,如我等甘愿做人肉吸尘器出街,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愚不可及,那也无妨。允许并尊重别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也是文明社会的一条底线。毕竟,这种“自虐”虽然于己不利,却也无害他人。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关这事的争吵,多是不跑步的替跑步的操心。长期跑步的人都对雾霾的危害有清楚的认知,一般有雾霾的时候,就停止训练。昨天的比赛是不得已而为之。无论是赛事官方还是选手,都不希望在雾霾中比赛,而且雾霾对北马的形象也会有影响。所以,马拉松跑完了,“霾”还是得加紧“治”。

小蒋随想:既然知道治霾不是朝夕之功,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不时出现的“霾生活”。这不是说,要像“温水煮青蛙”般对“霾生活”越来越麻木,而是说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而不是一惊一乍。在某种程度上,举办大型国际性活动遭遇雾霾天,已是对管理者的现实鞭策。面对某些参赛者戴着防尘口罩乃至呼吸器奔跑,真正“没有脸面”的是谁不言自明。这其实已是对进一步治污减霾的深刻倒逼。我们可以将治霾比作一场马拉松,但这种漫长应是有刻度有终点的。对各地而言,治霾必须有明确的污染物下降指标,完不成指标的管理者应当“下岗”。为避免专业数据被“注水”,还应有明确的“蓝天指标”,群众掐指一算“好天”的数量,某些人就甭想蒙混过关。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