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莫以“体谅弱者”为借口抨击“捐助自愿”的爱心

司马童

2014年10月20日13:4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日有媒体刊发独家新闻《一场资助背后的冷暖人心》,讲述了三轮车师傅老冯资助14岁女孩玲玲(化名)的故事,坚持4年的资助后,老冯与孩子首次见面,却因孩子表现出的“冷漠”,有些寒心随后停止了资助。此事一经报道,被数百家网站纷纷转载,并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10月17日《成都商报》) 

所谓网友的“激烈讨论”,其焦点便在于受助4年的女孩玲玲该不该“冷漠”待人。网络之上,跟帖之中,俨然形成了一种“主流声音”: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作为捐助者,不应抱有“恩人”心态,而要善于考虑和顾及弱者的自尊需求。言下之意,见了受助对象一面、停止继续捐助的残疾人劳动者老冯,似乎给人不够“宽宏大度”之感了。不过,纵然“舆情”如此,我却还是认为,公众若无视“捐助自愿”,又有什么资格谈“体谅弱者”。

从来都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市井俚语。就上述新闻而言,我们必须看到,一位本身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残疾人劳动者,起先背着不被妻子理解和支持的心理压力,4年来省吃俭用投身于结对帮困的爱心工程,这本身就比某些只会热衷“坐而论道”者要强了许多。所以,不管以后老冯愿不愿尽己所能,为这个社会的帮贫助困事业,继续行善施爱,至少他的前面举动,已经证明了他曾身体力行和无私奉献过。

笔者之所以坚持认为,莫以“体谅弱者”为借口抨击“捐助自愿”的爱心,是因为谁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夸夸其谈于对弱者的理解与尊重,固然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却却不能一厢情愿地觉得,当捐助者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候,这样的“体谅观”还有很多现实意义。助人者莫以“恩人”自居,这自然没错,但问题是,爱心助困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善举,捐与不捐、助或不助,从来就不应受到强制裹胁与约束,脱离了“捐助自愿”的指手划脚与说三道四,无非是一种消费爱心和善念的哗众取宠罢了。

一个14岁女孩因对捐助者的“冷漠”而将失去援助,这虽然令人遗憾,但也不算什么天大的“过错”,更不应让其背上“不懂人情”的思想包袱。从中再次促人深思的一点是,我们一度较为看好和推崇的结对资助模式,未必就是能够充分保证“体谅弱者”的最好方式。按着国外较为成熟的慈善理念,爱心人士通过社会慈善机构的委托帮困,或许更能让受助者免于对行善者个人的“感恩戴德”,而更易于坚定其在走上社会后的“回馈报恩”。

由此而论,媒体刊发《一场资助背后的冷暖人心》引起的热议,与其争论14岁女孩与三轮车师傅之间的孰是孰非、谁更有理,倒不如寄望于我们在慈善透明度和慈善公信力方面的革故鼎新、奋发有为,毕竟这才是关键的“症结”所在。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