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隔山:市长闻烟问责值得深思

2014年10月19日08:37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隔山:市长闻烟问责值得深思

  荆州市近日调查发现,荆州区城南开发区出现大面积连片焚烧秸秆现象,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遂启动问责机制。该市通报,荆州区环保分局局长等3名局级干部因禁烧秸秆不力下课,其中1人引咎辞职、2人被免职。(10月18日中国新闻网)

  官员因禁烧秸秆不力被问责,源于市长忽然闻到一股烟味。不知道被问责的官员是由于运气不好,还是因市长一时发热。笔者不得不问,秸秆禁烧到底是依靠权治还是依靠法治?问责官员到底是遵照领导的问责要求,还是遵循法定的问责程序?

  秸秆焚烧不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极易引发火灾,还污染空气环境,伤害人体健康,其危害的严重性可想而知。近年来,各地在禁止秸秆焚烧上也是煞费苦心,相继出台了禁烧秸秆的相关规定。就在今年3月,荆州市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荆州",还发布了《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市中心城区秸秆、垃圾禁烧区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对禁烧范围、秸秆种类以及责任单位和部门、处罚办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不难看出,该项工作已成为政府的一项常态工作,接下来只需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执行。既然如此,为何还需要市长的鼻子来发现问题,凭市长的一时兴起来落实规定,那岂不是把法规制度放在一边乘凉,使"法"成为好看不中用的形式。

  试想,如果市长没有闻到秸秆焚烧的烟味,秸秆禁烧工作又是什么情况,那通告又会不会是一张废纸?禁烧不力的官员还能被问责?笔者在《荆州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试点方案》中看到,今年荆州市秸秆禁烧目标是试点区基本实现露天无秸秆焚烧、无垃圾焚烧、遥感无火点记录,秸秆还田率达到80%左右,工农业原料利用率达到20%左右。可如今的情况呢,9月以来就接到焚烧举报15起之多,还有"10·9"大面积连片焚烧秸秆事件,这些何尝不是狠狠扇了自己一耳光?制度措施可谓是光鲜华丽,而落实呢却是不敢恭维,用权力来为落实法规投石问路,注定将是法治的悲哀。

  对官员问责其实质是通过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这并无不妥,但对官员的问责也要遵循法定程序,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市长问责要求,以区委常委会决定的形式直接对部门负责人免职。因为人事任免权是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之一,所以问责政府官员,不能淡漠了人大在行政问责中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的官员大有人在,在加强社会法治建设的今天,必须根除这种现象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应把各种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给权力套上法治的龙套。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