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明杰
艺术曾是贵族城堡里的珍玩,曾是教堂里的图解和装饰;回望欧洲城市街头上的古老雕塑,大多是个别人生前身后权力和地位的炫耀。公共艺术概念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艺术走进公共空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大量艺术博物馆的建立,使得社会大众得以平等共享人类艺术成果;二、公共艺术概念的诞生,使得艺术形态开始探索直接与公共环境紧密结合的发展空间。在此我们主要探讨后者。
艺术与公共环境的“联姻”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和谐完美,他俩经常磕磕碰碰,甚至大吵大闹。不久前,法国总统蓬皮杜之子到上海来,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问他,令尊过去支持过很多现代艺术,包括公共空间的那些新玩意儿,几乎每一件支持的事情都遭到过公众舆论的反对,他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现在,同样的问题来到了中国。中国的公众舆论对公共艺术的意见,近年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网络。在网络上,公众对某件公共艺术作品有意见,很快就会反映出来;二、主流媒体,即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它们也时常对公共艺术发表介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褒贬意见;三、领导。我把领导也看做是一个“公众舆论”,尽管“他”人数不是太多,但非常重要,可能小到决定某件公共艺术品的去留,大到决定一个城市公共艺术的格局和格调。但这种情况也在改变,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已建立起专家咨询和评选机制。
公众舆论起过好作用,也起过坏作用。譬如某些城市的丑陋庸俗雕塑,就是在公众舆论的影响下被撤去的;但也有相当精彩但观念超前的作品,受到公众舆论普遍误解、指责和嘲笑,甚至这种公众舆论误导了决策层。如果当年巴黎的决策者屈服于公众舆论,那么就不会有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也不会有蓬皮杜艺术中心。
排除公共艺术作品自身可能确实过于低劣的因素,公共艺术与公众舆论发生矛盾,可能是由于:一、公众对新艺术缺乏了解。尤其像中国这样具有悠久传统且突然进入现代文化环境的国家,公众更容易对他们不熟悉的现代艺术产生误解;二、由于公共艺术本身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艺术形态,艺术家也可能缺乏对公众舆论环境的足够了解和尊重,他们误将公共空间当作是他们可以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任意表达的艺术私域。
细思蔡国强在上海放烟火引发公共舆论的剧烈批评,公共艺术作者还是要对公共空间给予足够了解和尊重,因为这个空间的主人是公众,他们有知情权,也有免遭不良干扰的权力。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责任引导公众了解,当代艺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除了人们一向熟悉的审美意义之外,还有哪些可能更重要的积极意义。一个开放的大都市,现当代艺术主要是给人们带来思维的开拓和心胸的开拓。现代城市和过去的农耕社会不一样。过去农耕社会发展形态非常慢。人们以农村、以家族为区域进行生活,大家很容易趋同。而现代都市环境,节奏快,变化多,人群杂。现当代艺术有助于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培养人们应对多变的现代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和包容度。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培养人的“包容度”。包容不是包容我喜欢的人和物,而是包容我不喜欢、不习惯的人和物。
从这个角度看,公众舆论与公共艺术的矛盾冲突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在城市中出现了一个大家有争议的公共艺术品,不妨让公众舆论去质疑、批评。有反对的声音,自然也可能有支持的声音。让人们习惯不同声音的碰撞,学会从不同的观点中理顺自己的思路,学会与自己“不习惯”“不喜欢”的东西和平共处。
但对那些披着“皇帝新衣”的伪艺术家来说,公众舆论毕竟是残酷的,尤其是如今的网络舆论全然没有专业圈内的顾忌,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蹦出一小屁孩指出你的“光屁股”。
然而,一个真正有创见的伟大艺术家,是不怕人们误解的,因为历史终将证明,他才是那个指出我们都光着屁股的孩子。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