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中的“黑洞”,密度超高,引力超强,大到连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而今,一些地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黑洞”,同样引力超强,不少科学家禁不住钱的诱惑,沉沦其中。那位头顶“最年轻院士”光环的李宁,近日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
李宁案不仅仅涉及科研人员的个人道德,更重要的是暴露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诸多制度性漏洞,因此在道德谴责之余,我们更应反思,如何从制度上杜绝“经费黑洞”。
不难发现,涉案的科研经费管理,几乎处处存在“黑洞”。一来,上百亿级的重大课题,居然“运动员”和“裁判员”不分,李宁既是专项的负责人、把关者,也是数十个子项目的负责人或顾问;二则,李宁参股、控股开办了多家企业,通过“壳公司”来参与课题、捞取公款;三则,经费开票、报销几乎随心所欲,“一个课题三五人,一年报销的火车票却天南海北几百张。”而那位诱奸学生的厦大博导吴春明,也被曝出拿与女研究生开房的房费去科研经费中销账。
如此诱人且无监管,有几人能扛得住?钱花在哪、怎么花,一人说了算,怎能不腐败?固然有个人的定力、自律不足,但制度的缺失,形成的“诱惑黑洞”,才是更为致命的。一些科研专项,沦为谋财专项,一些国家课题,就在一张张假发票、一家家假公司的合谋下,走了形式,泡了汤。正如媒体所称,科研经费的黑洞竟造就了一些“科学家富豪”。
“院士涉案是科研界共同的损失和污点”。反思监管,第一条就是收支不能一言堂、一手遮天。从经费的审批、投入、报销、监管,各个环节,加强分权制衡,再也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另外,审查也不能只审程序,科研成果的生成,有自身规律,得靠大量的专业匿名评审,算算投入产出,上百亿的资金砸进去,必须加强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