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让文化大师活在每个人身边

刘越

2014年10月17日09:2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文化大师活在每个人身边

  行走在俄罗斯的街头巷陌,总会被浓浓的文化气息包围——各类文化名人的雕塑,林林总总的话剧院、芭蕾舞剧院,还有那些名人故居、博物馆,都在诉说着这个国家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语言、历史、文化、精神价值以及国家传统,是根本之根本,国家和社会应该且必须持久地关注这些。”2014年的“俄罗斯文化年”,便是这个国家不遗余力地弘扬千年文化的缩影。

  俄罗斯一直致力于为国人打造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体会、感知、融入文化的氛围。很多博物馆、画廊每月定期对大中小学生、军人、多子女家庭免费开放,每月上千场的展览、演出,几乎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华灯初上,俄罗斯人头攒动的地方,一般都是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

  在俄罗斯,话剧、芭蕾舞、交响乐票价相当低廉,这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文化艺术的殿堂。譬如,克里姆林宫大礼堂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最低票价只要两三百卢布(约合人民币四五十元),这在消费水平颇高的莫斯科,不过是一顿麦当劳的价格。

  在文化传承方面,俄罗斯非常注重从娃娃抓起。去年1月,俄罗斯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举办了百本图书进校园的活动,书单里既包括了俄国最早编年史书《往年纪事》,也收纳了苏联时期文学经典之作《青年近卫军》。而这还只是一份课外阅读书单,普希金、托尔斯泰等大文豪的作品,早就收录在教学大纲之中。

  从小学到大学,俄罗斯学生的重要考试都与文学、文学家相关。在莫斯科逛书店,发现很少有卖中国国内热销的那种中小学生作文选的,取而代之的是经典名作的读后感。翻来一读,莱蒙托夫的诗歌、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在孩子们的笔下都有了新时代的思考,令人耳目一新。

  博物馆是俄罗斯年轻一代感受文化的第二课堂。在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学生们会跟随老师在一幅幅名画前,体味画家的创作技巧以及画作传递的历史讯息。在那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与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跨越时空的直接交流。

  当然,俄罗斯也在利用一切机会宣传他们的独特文化。索契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上,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响彻现场。而当契诃夫、普希金、肖斯坦科维奇等俄国文化巨匠的肖像出现时,全场观众顿时沸腾了。

  其实,正是这些文化大师平时真实地“活”在每个普通俄罗斯人的身边,才会在现场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而这些大师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价值,早已成为俄罗斯走出困顿、实现复兴的坚实根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