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让协商民主从纸面走到地面

羽戈

2014年10月17日09: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协商民主从纸面走到地面

  让协商民主从纸面走到地面,应该是全方位、全国上上下下都来推进,凡是公共决策,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进行协商
  
  中国青年报《“刺儿头”联盟》的报道,让“广州公共观察”火了。若允许套近乎的话,笔者可以说是“广州公共观察”最忠诚的见证者。“广州公共观察”一直在观察广州,笔者则一直在观察“广州公共观察”。早在“广州公共观察”萌芽时期,我便知道广州有一帮热衷于地方公共事务的人,经常批评地方公共决策,心必公心,言必直言。
  2006年,“广州公共观察”主要成员苏少鑫还在主持《新快报》评论版时,作为该报的评论作者,笔者常常发现自己的名字与王则楚、李公明、信力建、曾德雄、孟浩等人出现在同一版面——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广州公共观察”的主力。私底下,我有时确实有点“杞人忧天”,担心王则楚、李公明等身在广州的人激烈批评当地政府,会遭到打击报复。苏少鑫的答复,大意便是那句“幸亏是在广州”。
  这句话令我无比艳羡,却也感慨万端。本人目之所及,国内似乎只有一个“广州公共观察”。有些地方,有“观察”而无“公共”;有些地方,则欲“观察”而不得,刚播种便遭扼杀。“幸亏是在广州”的感慨,包含了几多感恩,几多自得,生动呈现了“广州公共观察”诞生和成长的语境。据我观察,广州的确可以算是我国公民参与协商民主最成型的城市。
  当然,广州与“广州公共观察”的关系,应属相互成就。广州得风气之先,有开放的社会土壤,孕育并包容了王则楚、李公明等公共观察者,他们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对话协商成了常态,使“协商民主”从纸面走到地面;另一方面,正是这些“刺儿头”的批评与建言,提升了城市的品格,拓宽了公民参与的边界。没有广州,自然不会有“广州公共观察”;反之,没有“广州公共观察”为代表的协商精神,广州也不会是那个让人骂又让人爱的广州。
  中国青年报对“广州公共观察”的报道,提及了一个细节:2008年,广东省政协换届,屡屡给政府部门“挑刺儿”的孟浩一度感到焦虑,他向朋友倾诉,担心“这次要被拿下来了”。出乎意料的是,孟浩不仅成功连任,还被选为政协常委。对比河南那位因批评平坟政策而落选的省政协委员,孟浩的经历,愈发可以诠释“幸亏是在广州”这句话的分量。
  协商民主,意味着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意味着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意味着形成民众参与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既然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就要多一点“广州公共观察”这样的平台,让协商民主从纸面走到地面,应该是全方位、全国上上下下都来推进,凡是公共决策,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进行协商。
  我无意为广州歌功颂德,只是试图指出一点事实:沃土有助于播种。不过,种子的成长,并不完全依赖土壤的品质。公民之为公民,即在于无论置身何时何地,无论是否身处广州,都应坚守权利,涵养德行,日拱一卒,滴水穿石。用“广州公共观察”成员曾德雄的话说:“所有的进步还是要靠一点一滴地缓慢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负初心,方得始终。如果遭遇什么困难,他们首先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外界。诿过于外,其实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广州需要“广州公共观察”,其他城市何尝不需要“××公共观察”?何尝不需要这样的公民参与协商的平台?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拥有足以媲美广州的土壤,那么,可以像“广州公共观察”一样积极参与;如果没有也不必气馁,你可以先去做王则楚、苏少鑫这样的公民。不难想见,即便不在广州,即便没有“广州公共观察”,王则楚还是王则楚,苏少鑫还是苏少鑫,他们依然是公民楷模。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