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何必多抱“诺奖女婿”的洋大腿

司马童

2014年10月15日13:3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有人说,今年,诺贝尔奖离安徽蚌埠很近,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称得上是“蚌埠女婿”。为此,网上图片显示,蚌埠某中学还通过该校电子屏,打出了“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样。(10月15日中安在线) 

称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为“蚌埠女婿”,是因他的夫人吉娜,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蚌埠人。吉娜小学就读于蚌埠大庆路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蚌埠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不过,看罢“祝贺校婿得诺奖”的网络截图,我却马上感到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媒体报道写得明明白白,在硕大电子屏上以“校婿”称呼埃里克?白兹格的,其实是吉娜曾经就读过的一所中学而已。那么,疑问随之而来:一则,就算如今对于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不像过去一般的谈虎色变,但也不至于“开放”到了可在中学校园里大谈特谈“我校女婿”的地步了吧?,你一所中学倒是自说自话地攀上了“诺奖女婿”而沾沾自喜,但对现今仍在就读初高中的那些“校女”们而言,这样随便热抱“洋大腿”的荒唐叫法,究竟利焉弊焉? 

再则,看到诺贝尔奖洋得主头上的炫耀光环了,作为吉娜曾经就读过的一所中学,赶紧沾亲带故地称之“校婿”,那吉娜读过的大学,年少时在蚌埠读过的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是不是也要争先恐后地来争这位异国的“校婿”和“园婿”了。 

国人好“攀”,近些年来,为了那些“XX故里”,早已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如今,遇上了一个“诺奖女婿”,新闻中,岂止是“我校女婿”,诸如“蚌埠女婿”、“安徽女婿”甚至“中国女婿”的报道字眼,也是层层升级、频频入眼。让人疑惑的是,一片“女婿争夺战”的虚热之后,在那诺奖洋得主的本人眼里,他到底又认可了多少“虚拟丈人”们的美意呢?

 何必多抱“诺奖女婿”的洋大腿。对于异国他乡的诺奖得主,咱们用不着动辄以“女婿思维”而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倒是正如一些网友所议论的那样,该多去思考和反省于:不少在国内品学兼优的“校女”“校儿”们,去了异国进一步求学深造后,咋就往往选择把“根”也扎在了人家那儿?与其称外国的诺奖得主是“XX女婿”,不如期待有朝一日,让咱们的诺奖得主,屡屡成为异国攀附的“XX女婿”或“XX媳妇”,那才是真正的面上有光、可喜可贺了!

对于诺奖的争取,老是抱着不以为然的“平常心”,未必就是一种好心境和好姿态。然而,热衷于通过“女婿思维”来求得内心的某种微妙平衡,似乎也该有话直说地指出其矫情与不妥了。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