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评:净化“红包”背后的不良政治生态

严力

2014年10月13日08:2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最近,为期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一份份作风建设成绩单让人们眼前一亮。其中,关于“红包”问题的整治清单尤其引起关注。根据公布的数字,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涉及金额5.2亿元,查处2550人,涉及金额2.5亿元。

从教育实践活动中查处的案例来看,“红包”的来去,是有明确目的和方向的,那就是追着权力跑、瞅准资源上,集中在权力部门、实权岗位。比如金融、医疗、能源等监管部门,以及部分地方领导班子,往往是“红包”问题的重灾区。因为这些部门和干部,要么手握审批权,要么掌控大量资源,要么拿着“官帽子”,把“红包”作为润滑剂和敲门砖,成为许多人靠近和腐蚀权力的惯常方式。

既有人情的幌子,又有寻租的空间,还有诱人的利益,官场红包的送与收之间,表面上是“意思意思”“表示表示”,实质上也是一种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红包成为了一种潜规则的符号:不跑不送,干不成事;又跑又送,一路“畅通”。这种潜规则一旦大行其道,不良政治生态扩散开来,就会形成畸形的“红包文化”。被通报的案例中,“红包”被梳理出了保护费型、蛀虫型、借机敛财型等亚类型,折射出权力失范、私欲膨胀、监管缺失等深层次问题。

现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治,数以亿元的红包受到了清理,一方面说明活动回应了百姓的强烈呼声,对这一官场顽疾敢于动刀子、下狠手,毫不含糊地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很多干部眼里,过去被当作“人情”的小钱,也跟腐败挂上钩了,不敢再染指了。这些行动和思想上的变化,社会是普遍欢迎和认可的。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红包”现象积弊已深,治理起来并不容易,更不那么简单,还面临各种考验,深层次的症结还有待于进一步破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治理“红包”问题,既要继续查处个案、严肃法纪,更要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红包”说到底,是不良政治生态的产物。只有加强监管,扎紧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不断封堵寻租空间、权钱交易的渠道,让权力运行透明化、法治化,才能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推动由“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变,这无疑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