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红头文件“怪事多”缘于“监管少”

2014年10月12日00:06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红头文件“怪事多”缘于“监管少”

  “红头文件”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词汇,因带有红色印章而得名,是老百姓对各权力机关或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的俗称。如今,日益滥发的“红头文件”引发闹剧时有发生,“红头文件”的五大怪现状遭到网友纷纷吐槽。(10月10日新华网)

  前段时间,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纪委发红头文件批食堂“拆迁任务重,菜里却没肉”的红头文件可谓是真的“红”了一把,连食堂菜里没肉都要堂而皇之地下道文件来批评,到底是真的在关心干部呢,还是闲得没事干在体现自己的“权威性”?

  其实,对于“红头文件”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着相应的规定,中央“八项规定”中就明确提出了“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各地自行制定的规定,则更是将红头文件从格式到内容、审签、发文等做了相当详细的规定。

  然而,似乎这些规定很多都遭遇到了“束之高阁”的待遇,试想一下,连食堂菜里没肉都能发文,可见发文已经泛滥到了何种地步?再加上一些地方红头文件相互“打架”甚至超越法律,红头文件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受到了强烈的质疑。

  然而,红头文件就像是一把利刃,看是掌握在谁的手中,还要看是谁在使用,如果用好了,红头文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等,能够有效地执行政策,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可谓是相当有用的。但是如果用得不好,不止让相关政策落不到实处,还会损害文件乃至于政府的形象。

  而之所以红头文件“怪事多”,也就是缘于没有用好红头文件,不仅没有把红头文件当做一件大事来处理,对红头文件的出台缺乏一个明确的、慎重的规定,而且对于出台文件缺少必要的“监管”,即从出台的原因到内容、从签发的责任人到落实的责任人等都缺少必要的管理,正是因为松散,才会让红头文件“遍地开花”。

  因此,红头文件应该被“慎用”,这个“慎”一方面就是在出台的时候要“慎”,不要大事小事发文了之,甚至让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登上红头文件,也不能让红头文件到处打架,连最基本的功能都失去了。另一方面是管理要“慎”,红头文件不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而是要以法治的精神来严格对待每一份红头文件。

  文/张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