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在课堂上索要教师节礼物的音视频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按照市领导要求立即组成专案组,会同哈尔滨市教育局、依兰县纪委开展了调查。9月17日,依兰县教育局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冯群超撤销教师资格处分,清除教师队伍。依兰县纪委给予其他相应人士相应处分。(9月18日人民网)
依兰县这位老师因为学生没有给自己送礼,在课堂上整整骂了一堂课,而且语言相当粗鄙,这在社会上造成了轩然大波,对当地教师、当地教育界、当地的形象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教师收礼,这是公然违反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如今,手起刀落,相关人员受到处分,可谓是振奋人心。教育部的禁止收礼规定绝不是放空炮,任何违反该规定的人都将受到严肃惩处。
如今,依兰县的这位索礼的教师被清除出教师队伍,可谓大快人心,同时也给所有教师都敲响了警钟。教师不收礼,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既然要立德树人,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直,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不端正如何要求别人去端正自己的言行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是为学生做榜样。如果说教师自身的德行都有问题,自己都没法做到的事情还要求别人做到,会大大削弱教师的权威性。事实上,在中小学生心中,教师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光是知识方面的,还有品德方面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有精湛的教学技术,还要有很好的道德情操。
索礼女教师被清退,再次证明了那句时兴的话语,“不作死就不会死”。或许,是因为东北人比较直爽,否则这位老师不会蠢到在课堂上堂而皇之地开骂。这也提醒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考核力度。在进行教师招聘时,要将职业道德放在相当的位置,乃至实行一票否决制,道德品质不行的不得进入教师队伍。进入教师队伍不代表进入保险箱,在日常教学中不光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表现,还要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说,大部分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但依然有极个别的人师德败坏,甚至在之前出现过教师性侵女童的恶性事件。对于师德败坏者,要及时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不给其喘息之机,让师德红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任何触碰红线的人都要让其受到相应的惩罚,要从制度上保证每位老师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的道德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