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封存109个公章易,封存“2权力”难

郭元鹏

2014年09月15日13:2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天津考察。在李克强的见证下,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在箱子里。李克强表示,这些公章“不知束缚了多少人”,并赞许109个章变1个章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9月15日《新华网》)

随着公务审批改革的深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多地方都会像天津滨海新区一样,陆续封存一批公章。封存公章是件好事情,其见证着高层简政放权的决心,其见证着我们提高办事效率的变革。但是,封存公章也只能是改革的第一步,此路漫漫,艰辛依然在前方。

公章代表着权力,权力的体现未必会借助公章这一个载体。在现实生活中,公章确实是攥在官员的手里的,官员可以借助这些公章搞权钱交易,也可以违法乱纪,很多人饱受了公章众多带来的苦恼和伤害。可是,试想,没有了公章就等同于没有了和公章同等的权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时候权力体现在公章上,也不体现在公章上。没有了公章,如果胡乱作为的权力依然被攥在官员的手中的话,这种办事难的现象就未必能彻底改变。

没有了公章,很多官员依然可以借助权力去刁难百姓。而且很多官员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需要借助公章的。比如说,有的官员的嘴就比公章还管用,有的官员的电话就比公章还管用,有的官员的条子也比公章还管用。

笔者注意到,滨海新区此次封存了109个公章,可是这109个公章的权力并没有被封存。报道说这109个公章的权力变成了一个公章。109个公章原本代表着109个权力,当这109个公章的权力集中在一个公章上的时候,就会出现你可能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会是一个“超级公章”。这个“超级公章”会更有杀伤力。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有人办事需要盖章的话,没有这一个盖章的落下,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这个公章攥在谁的手里,谁就拥有了超级的权力,这也是更为可怕的事情。

面对封存公章的美好,我们还不能高兴的太早。对于熟悉基层政府办事程序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事实,就是很多基层政府和部门,对于同样的公章,还有一个衍生品----“副公章”。一些地方为了搞特权,会同时刻一个同样的公章,在上面做一个记号,比如说“某某政府”后面会有一个“2”字,或者是用另外一个公章沾用蓝色的印泥处理公务,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封存了法律意义上的公章的时候,是不是有人也会留下这样的公章?

说到底,公章只是一个塑料疙瘩或者是木头疙瘩而已,其代表的确实权力,但是权力不全在公章之上。我们封存公章很容易,要同时封存相应的权力却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层来说就要多些警惕的心理。咱们不能把乱作为的权力留在“封存公章”的箱子外面,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