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巡视工作主要由刺史、御史这类监察官员负责。汉代的朱博就当过刺史,不过这个朱博是武将出身,当过派出所所长(亭长),年轻的时候仗剑行侠,敢打敢拼,交游广阔,实际上大老粗一个,对于公文写作、法律法规一窍不通。所以,底下的人不服气,总想刁难一下这个新上司。
一次,朱博外出巡视的时候,忽然遇到几百人拦道喊冤,把朱博一行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有个老资格的从事(刺史的属吏)请求朱博留在这里,接见上访群众,处理完了再出发。朱博察言观色,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心想:“你个老油条,欺负我出身行伍,给我出难题,看我过后怎么收拾你。”
朱博不为所动,下令车驾准备出发,然后自己等车,在车上跟上访群众见面,又让那个从事代自己向大家宣布:你们要揭发县处级官员的,不在本刺史的职责范围,到省里去告;如果要揭发省部级官员,等我巡视回到驻地的时候,你们再来告。如果是被官员冤枉、告发盗贼或者打官司方面的问题,分别找相关负责人反映情况。朱博处变不惊,三下五除二就把四五百人给打发走了。周围的人对这位大老粗刺史的应变能力惊叹不已,敬若神明。也不想想人家以前过的可是出生入死、刀头舔血的日子,啥场面没见过啊!
朱博事后追查,果然是那个老油条从事使的坏,这些人都是他教唆来的。于是,朱博杀了这个犯上的从事,州郡的各级官员都开始敬畏他了。
讲史者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巡视工作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贪官污吏纷纷落马,老百姓拍手称快。2014年的第二轮巡视工作已经于7月启动,巡视重点是腐败问题,紧盯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问题。那么,在古代,中央巡视组都做些什么呢?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唐代的八府巡按主要职责有以下几项:监察官员的善恶;人口流逝,户籍隐匿,赋税劳役分配是否公平;考察地方官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仓储物资的损耗问题;纠察那些游手好闲,不靠勤劳致富,祸害地方的奸猾之徒和盗贼;发现隐藏于民间,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能够经世致用的人才;纠察狡黠的官吏和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为非作歹的行为。还有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部队打了大胜仗,八府巡按要“数俘馘、审功赏”,所谓的俘馘,就是从敌人的尸首上割下的左耳朵,以此来审定功劳赏赐。看来,做这个八府巡按还是要点心理素质的,不然一箱子人耳朵摆在面前,胆小的早就钻到桌子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