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三大自信”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最美献词

张韬

2014年09月03日13: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今日上午,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人民网 9月3日)

今年抗战纪念活动高规格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席活动,是对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我国人民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同时鼓舞我国人民为实现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抗战纪念活动如此高规格举行,也是因为党和国家有了“三大自信”作为底气,“三大自信”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最美献词。

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大自信”的提出,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苍穹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惊醒了又一个和平崛起、阔步前进、生机勃勃的春天。它既强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大势、中国国情以及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把握,也理直气壮地开启了又一次伟大的精神觉醒。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反思历史,更需要一种强大的波澜壮阔的自信。站在历史的纪念碑前,我们更应该昂首挺胸,用攥紧的拳头和挺直的脊梁,立足现在,告诉未来,用继往开来的气势与魄力去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诸葛亮说,要恢弘志士之气。“三大自信”就是志士之气,也是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则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自信是一个政党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国际歌》唱到,“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歌词告诉我们,只有满怀信心,就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就会一路高歌、无往不胜。有人说得好,自信是主宰和战胜命运、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它是成功的基石。对一个个人而言,没有自信,将难有力量,也将难获成功;对一个群体而言,没有自信,则将难于强大,也将难获胜利;而对一个肩负历史重任和人民重托的组织而言,没有自信,则无法完成历史使命,也将无法实现崇高理想。

自信是力量之源。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高举“三大自信”旗帜,就是要凝聚当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站在历史的墓碑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乘风破浪的自信之力勇于担当,用壮怀激烈的自信之力苦干实干,用不断探索的自信之力开拓创新。

“三大自信”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最美献词。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样 “气定神闲”,也才能继承先辈先烈遗志,用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去创造新的历史,去开创新的未来。

分享到:
(责编:袁璐、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