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给陈光标低调的权利

范子军

2014年08月27日13:4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云南鲁甸地震救援工作已接近尾声,“ 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身影出现在灾区救援现场,只不过一向“大方”的“首善”这次仅捐献了20万元款物。一向高调炒作的陈光标,自称拥有“大约50多个亿的全部家当”。重庆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陈光标对其资产来源无法自圆其说。或许,这也导致了他近期一改高调作风。“陈总现在想低调了”,标哥公司的企宣部负责人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8月26日重庆青年报)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在赢得不少点赞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慈善方式说、捐款动机说、资产来源说,等等,然而,陈光标不为所动、我行我素,不但行事作风一如既往,而且似乎也没有啥具体的把柄被外界抓住。谁能想到舆情会不知不觉中出现反转,捐献鲁甸灾区20万元的“小气”,跟动辄出手阔绰的“大方”一样遭来质疑,短暂的低调跟往日的张扬一样被指不正常,身价50亿说、地震获利说、财富去向不明说,又开始新一波发酵,直让人感到异常费解,高调慈善不能,低调的权利也没有?

事实上陈光标近来并没有“低调”起来,冰桶挑战狼烟四起,标哥同样不甘寂寞,甚至号称桶内温度零下20度,惹来一众疑惑的打量目光,倘若因为出手20万元的赈灾“吝啬”便给他贴上“低调”的标签显然过于牵强,更难免给人以变相“逼捐”的感觉;假如没有确凿证据便因此而再度质疑其财富来源等等,更难避故意“找茬”的嫌疑,至少显得不够公道、厚道。正如不少网友这回替标哥鸣不平,咋无视那些没有出手或者捐得更少的富豪,偏偏盯着陈光标不放?

诚然,在全民监督时代,公众有质疑、追问、调查名人、明星、公众人物的权利,乃至于有些吹毛求疵也未尝不可以,公众人物也应该有姿态地接受、回应,并且矫正可能存在的某些瑕疵。不过,凡事得讲究实事求是、客观公允,有依据、有线索、有佐证,提出的猜测、质疑和批评同样要经得起追问和推敲,而不能全凭主观臆断妄加揣度,更不能因为对某个人感到不爽便无厘头地横加责难,否则,不只当事人可能受到误伤,而且会使社会诚信、友善、公正的道德、法治土壤受到误伤,陈光标做慈善“低调”带来的不习惯、不适应,进而折射出“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显然让人没法恭维。

分享到:
(责编:李嫣(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