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日理万机的局长咋有时间成为“发明家”?

2014年08月12日09:51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日理万机的局长咋有时间成为“发明家”?

  7月20日,中纪委官网公布: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长武长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武长顺担任交通管理局长11年,担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11年;发明的34项专利与智能交通等领域相关;而掌握其专利的公司多有公安背景,经营范围也与其管理领域多有重合。专家分析,这种操作模式,很容易在采购过程中及对专利人的奖励环节存在利益交换。

  (8月11日《新京报》)

  虽然获得了这么多的专利,这个局长未必就真的是一个发明家。通过报道我们可以得知,这些发明只有一项不是涉及公安系统的,有33项和公安系统有关系。而这些发明都和很多公司有关系,还和很多干警有关系,许多项目是联合发明而不是他一个人拥有专利权。

  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位局长是不是一位真正的发明家。一局之长会是很繁忙的。别说是一个大市的公安局长,还身兼政协副主席职务了,就是一个清水衙门的局长也不见得能有时间去搞发明。公安局的工作面广量大,虽然不需要参与一线执法,但是,局长的酒场,局长的会议,局长的出差都会是众多的,还需要经常搞个调研,搞个视察。日理万机的局长有多少时间搞发明?

  当然,局长也可以说,他是挤出时间搞发明的。问题是,如果是动用了工作时间搞惠及个人利益的发明,是不是也不合适?是不是也类似于吃空饷?

  不是我们的思想多么龌龊,不是我们的脑袋多么流氓,对于局长的发明,我们真的需要多些不怀好意的想象。这是因为有这么几个你无法躲避的要素。其一,局长的时间问题;其二,多是与别人联合发明的;其三,很多发明有公司影子。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完全可以作出推理:这些发明并不是局长发明的,而是别人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发明,要在天津的公安系统推广使用,获取利益。而推广发明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需要局长的力量。于是,他们就让这里的警察得名声,让这里的局长得名声,而真正的发明者需要的则是推广之后的利益。当然,仅仅有名声,局长也不会把这几十项发明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推广,必然会有交易的雾霾。

  看到这个“局长发明家”,让笔者想到了很多“家”们。“乡长农业专家”、“局长文学作家”、“县长著名画家”、“市长科研专家”、“省长建筑专家”。这些被冠以专家学者型的官员,除了要戴上一顶乌纱帽,还要戴上众多“家”的头衔。而很多人真的是“家”吗?这佐证着“权力通吃”的乱象。书是别人写的,给领导挂个名就是为了好摊派;项目是别人设计的,给领导挂个名就是为了好竞标;科研是别人搞的,给领导挂个名就是为了好获得资金的审批;画倒真的是自己画的,但是这是为“求字画的商人”准备的,润笔费就是权钱交易的遮羞布。

  面对这些“官员某某家”们的出现,实际上是我们的监管没有成为“观察家”。对于这些弄虚作假的官员们,我们监管部门不能成为用火眼金睛看透妖怪的佛祖,本身就是一种失职的表现。

  监管部门能成为洞察一切的“观察家”,也就不会有了“发明家”借助发明敛财的机会了。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