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全面而因地制宜地理解“新常态”

杨于泽

2014年08月11日08:37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全面而因地制宜地理解“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的论述自今年5月发表以来,引发各界持续的高度关注,讨论热度至今不降。讨论热烈,恰恰证明了“新常态”所描述现象的复杂性,它对于各地改革与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需要大家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去领悟、去回答。

所谓“新常态”,习近平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是:“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其中包含两个基本判断,即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转入新常态;同时他提了两条总的要求,即适应新常态、保持平常心。

也就是说,“新常态”不是对我国发展的单向度描述,它是中国发展大势中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新态势,我们对它的理解应当全面深入,避免片面性。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当前正在由高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中国的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各种内外有利条件构建的战略机遇期没有结束。过去是年均10%左右的增长,今后增速可以保持在年均约7%,在世界上仍属于高速增长。

正确理解“新常态”,还有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必须避免机械的、教条的思维。中国近30多年的发展,是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推进的,增长不是“一二一”齐步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目前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一过程远未完成,甚至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08年以来,中西部增速一直明显高于沿海地区。经济“新常态”,决不会是东、中、西部一个样。

看一看我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统计,“新常态”的空间内涵即一目了然。已经公布统计数据的30个省(区、市),增速超过11%的有6省(区、市),其中西藏、重庆、贵州、青海和新疆都位于我国西部;而北京、上海等地增速都仅比7%略高。而中部省份,包括江西、湖北、湖南等,增速仍达9%以上。

这种“新常态”的非均衡性意味着,今后我国中高速的发展仍将延续区域发展、区域竞争的特征,中西部地区仍然机会多多,发展大有潜力可挖。“新常态”要求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这首先肯定是东部沿海的当务之急。目前中西部广大城乡基础设施仍不完善,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上加工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从而为中西部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新常态”作为一种战略态势,中国无可回避,不当一回事是不行的。过去我们经常全国一盘棋地强调“加快发展”,各地都在追求高速度,相互攀比,形成“唯GDP论”。现在习近平强调保持平常心态,就是不要再一味地追求高速。在“新常态”下,国家层面将执行“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过去所谓“强刺激”的做法将一去不复返。

中国经济的增长从来都不是上天注定,而是抢抓机遇的结果,发展事在人为。中西部有发展潜力,有发展的愿望,但如何把资金、人才与项目吸引过去,就要靠各地各自努力了。区域竞争将持续下去,竞争还有可能在中西部更趋激烈,内陆省区之间拉开发展差距也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责编:李嫣(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