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7月底,各省份裸官摸底调查基本结束。各省份组织、纪检等部门,已基本掌握了本省的裸官数量。而调岗则最快要待本月底才能到位。初步排查发现了多少名裸官?对于记者的追问,福建等十余省市均回应“具体数据不便透露”。裸官对于各地而言,依旧是一个敏感问题。(8月6日《新京报》)
全国对裸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标志着对裸官这个特殊群体由体制外的关注,正式纳入到体制内监督的体系中来。裸官不仅存在与职务腐败互为条件关联的可能性,而且与权力的基本伦理是相冲突的,如果官员把家人都移居到了国外,怎么让人相信那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行使权力公器又如何能够取信于民?
中央对于裸官治理的思路很明确,不论是哪个部门,还是哪个级别,只要是裸官,就躲不开、藏不了。早在此次清理之前,中组部就已经下发了管理办法,不仅对裸官的概念进行了准确定义,同时也对裸官辟出了任职的禁区,5类重要岗位裸官禁入。这个办法,实质上是对裸官说不,“凡裸即退”赋予了清查与治理足够的刚性。
如此语境下,一些省市清查出来的裸官数据“不便透露”实在是令人搞不懂。有多少裸官不过是一组数据,该怎么处理严格按照规定逐步推进便是。即便是清查中有个别的特殊情况,如已经退休了的,仍然还是裸官,至于如何处理汇总情况报上级完善办法,单独处理即可。有人认为,这是各地出于谨慎、低调,认为是个敏感问题,担心数据公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影响地方政府的形象。
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首先,裸官排查的数据前有广东公开的先例,从舆论来看,他们治理裸官产生的是正面评价,并未引起官场震动,也未引起舆论的批评与质疑。其次,此次裸官治理是中央部署的规定动作,排查的数据与治理的结果,最终还要给组织与公众一个交代。
显然越早就会越主动,裸官数据没必要藏着掖着。相反,拿数据当秘密,只会更加重舆论的关注和公众的怀疑。是不愿意公布?还是不敢公布?在一些裸官位居要害的语境下,不免让人产生官官相护甚至利益一体的怀疑。由此,又相应产生地方治理裸官态度暧昧游移的质疑。裸官清理或许不复杂,但是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面对公众的关切支支吾吾、遮遮掩掩,没有问题也会制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