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的遗体经过简单处理后,被直接送往村里临时搭建的停尸房。他的妈妈和两个姨妈都“等”在那里。思远的父亲哭着求工作人员:“一起火化呀,一定要一起火化,孩子太小,不能没有妈呀。他很乖,很听话的……”(8月6日《北京晨报》)
先是小思远的妈妈和他两个姨妈走了,接着,儿子也走了,痛失妻儿之后,这位灾区的男子,唯一的要求——孩子太小一定要一起火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关方面一定会满足这位父亲伟大的心愿。
毕竟,孩子还小,让孩子与他妈妈,还有两位姨妈一起火化,可以让妈妈和姨妈她们一路照顾着,这样儿子就不会孤单,在世的老爸也便放心了。可以说,“一起火化”,更是对孩子父亲的一种安慰,让他不留下终身遗憾;因为,“一起火化”,也是父亲对儿子“最后的爱”。
其实,“一起火化”,也是一种救灾。
大震来临,逝者已逝,而生者还得生活下去。这个时候,社会的方方面面,给那些灾民捐钱捐物都是应该的;但,食品也好,衣被也罢,这些物质层面上的救助,只是救灾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救灾还得注意精神层面的,要以我们的一言一行给灾民以信心,给灾民以力量。
虽然,救灾就是救命,而救灾“十万火急”,但,救灾也要讲细节,也要注意灾民的心理感受,也要尊重灾民的意愿,唯其如此,这样的救灾,才会救到灾区的心坎上,才会救出“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