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评:打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微米”

李克济

2014年08月04日15:4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打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微米”

昆山工厂爆炸的调查结果终于大白天下,事故调查组确定,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昆山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董事长吴基滔等。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力。至此,这一令人揪心的人间悲剧,给了公众一个明确交代。

75人死亡,185人受伤,爆炸现场血肉模糊,多少鲜活的生命瞬间失去,多少远在他乡的家庭永失所爱,造成无法弥补的家庭悲剧和心灵创伤。事后追责再严厉,也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更无法告慰死去的亡灵。但是死者已矣,生者犹在,追责是为了反省、铭记、改正,避免悲剧在其他地方重演。

其实,这本是一个可以避免的悲剧。如果车间的人员密度没有那么高,如果员工进行了相关的安全培训,如果在出事车间之前发生过事故时就严肃对待,那么这次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但是企业的逐利冲动,血汗工厂的生产惯性,让一切细节的预兆都被无情忽视,在一心逐利的高速路上终于酿成悲剧。

更为吊诡的是,就在今年7月初,江苏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也曾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听取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制、机制及机构能力建设情况汇报,并检查了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这无疑是莫大的反讽,政府的安全监管是不是只走个过场?安全监管有没有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中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贯穿到“最后一微米”,让安全生产的细节真正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关注,对企业来说,就不要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忽视生命安全,血汗工厂不能让人流汗流泪又流血;对政府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不要“带血的GDP”的发展理念,严格监管,决不能为了GDP而漠视、纵容血汗工厂的安全隐患。

因此,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建设是关键,思想转变是先导。换句话说,企业要永远把生命放在利润至上,政府要永远把人民放在GDP之上。如果价值观念上不实现根本转变,那么再严密的制度设计也终究会落空,不该发生的昆山工厂爆炸类事故也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