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中青报:大学生暑期支教不是添麻烦

张鹏

2014年07月23日08: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学生暑期支教不是添麻烦

  这几天,接到好几个大学生的电话,都是向我求助:能不能帮忙联系一所学校?他们想利用这个假期,到乡村学校去支教。之前,他们已经联系了一圈,均遭到了拒绝,大学生们感到自己的爱心很受伤。

  校长们拒绝大学生的理由,客气点的,以“暑期学校正在搞基建”、“学生要干农活,不好组织”为由搪塞;不客气的,“我这个校长一年就有个假期可以休整一下,你还不让我休息”、“我们无权接收你们,你们联系教育局”……其中突出的理由是:“事关学生安全,责任重大,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一些基层的校长们面对大学生的支教请求,面露难色,原因还不只是担心出事。

  对大学生暑假短期支教的批评声,早已有之,归纳如下:一是准备不足,把乡村支教当成了乡村旅行。二是“来去匆匆”,时间短,传授不了多少知识。三是支教“后遗症”。当乡村学生喜欢上支教老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正确的英语发音后,乡村老师传统的教学办法“不灵”了,大学生走了,把难题留给了老师。

  在笔者看来,大学生暑期支教,时间虽短,但不妨碍这群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大学生把外界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文化、科技带进大山,帮助山区孩子们打开视野。很多大学生的支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他们把音乐、舞蹈、武术、书法、摄影甚至生理卫生知识和求生本领等带给了农村孩子。对乡村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启蒙。

  不少大学生志愿者还成了沟通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桥梁。他们在支教体验生活的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把更多乡村学校乃至乡村社会的现实呈现给了城市的公众。因为支教引发的故事不胜枚举,类似“捐衣捐物”、“旧图书回收”的微公益活动时常见诸报端,这些流淌着爱心和善意的城乡互动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至于说农村孩子更喜欢大学生活泼的教学方式,乡村老师的权威被打破了,这恰恰也应该是乡村学校的老师们应该学习和反思的。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施教理念的碰撞本身就很有价值。

  至于安全问题,当然应该成为重中之重,但不能“因噎废食”。通过周密的方案,严格的纪律,加上爱心和责任心,安全问题可以有保障。每年暑假前,一些尝到甜头的基层教育部门,就在网络上发布支教信息,欢迎大学生团队前往支教,并安排专人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我们要为这样有担当意识的教育部门点赞!

  面对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成熟,也应该多给予宽容,这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极个别学生表现出的不成熟,就否定支教本身的意义。当然,大学生支教仅有爱心还远远不够,应该拿出更专业的支教表现,才能赢得尊重。

  表面上看,大学生暑期支教,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多了一事”,添了负担和麻烦,但从“算大账”的角度,接收大学生支教,呵护了青年的爱心,让一些政府暂时无暇顾及或者遗忘的地方,得到了有益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给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接地气”、“长本领”的舞台,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大学生。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