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齐鲁晚报:消费者麻木源于监管屡屡失守

娄士强

2014年07月22日13:04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消费者麻木源于监管屡屡失守

面对如此情节严重、影响广泛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少消费者却表现出“无动于衷”,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20日,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使用过期变质肉。21日,我省食药监局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售、封存“福喜”原料,而福喜集团则声称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的同时,展开内部调查(本报今日A06版)

相比监管部门和涉事食品企业的快速应对,消费者对此事的反应则“冷静”得多,这里面似乎在传达一种“见怪不怪”的情绪。由此来看,在严格调查此事并严惩相关责任人之外,更需考虑的问题则是如何真正落实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整体信心。

从现有报道来看,涉事企业的供货范围很广,在制作和流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在上海福喜的生产车间里,一些过期半年多甚至发霉变质的肉类产品,经过所谓的“深加工”,贴上新印的标签,再加上修改的报表,就成了“合格”产品。在这些“合格”产品面前,包括快餐企业检查、职能部门抽查在内的监管体系,全部形同虚设。对肉类产品的质量保证,完全要依靠生产企业的良心考量。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在所难免。

面对如此情节严重、影响广泛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少消费者却表现出“无动于衷”,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诚如一名受访者“都习惯了”的回答,这些年来,包括“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每一起事件发生后都有官员严肃表态,也都有一批企业负责人被查处,但未能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人们看不到监管水平的切实提高,由失望导致失去信心,也就自然而然了。因为消费者的“冷漠”,再加上监管没有起色,食品企业的良心底线不断降低,甚至自认为“吃不死人就行”。

消费者的“淡定”给各级食品监管部门提了醒。食品安全工作容不得一点侥幸,监管既不能放过食品生产、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对任何一家企业放松警惕,尤其是“上海福喜”这种看似规范的大企业。对于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不光要查明并严惩责任人,让企业尝到教训,更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堵住监管环节的漏洞。事前形同虚设,放任企业违法,事后雷霆震怒,以严词撇清关系,这种模式的监管很难让消费者提起信心。

唯有监管前置,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让生产企业真正体会到食品安全大于天,才能使企业自我约束,把提高产品质量而不是压低生产成本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