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陕西日报:原来取消门诊输液如此安全

吴帅

2014年07月14日13:15    来源:陕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原来取消门诊输液如此安全

在国内,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最早取消门诊输液的医院。这两年,宁波市第一医院、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也传来类似消息,北京航空总医院是又一个跟进者。

经过多家医院的试点,除了那些一哄而过的抱怨,还没有看到这种模式产生的危害。现在,我们反而看到了这种模式产生的危害。现在,我们反而看到了它的一个最大亮点——药物不良反应下降了一半。这将意味着大量人群免除了不必要的痛苦和医疗风险。

输液带来的最大危险是过敏性休克,也是最容易致死的一种因素。尽管这种概率极低,但糟糕的是,它仿佛可以无处不在,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药物,什么人身上,可能会出现这种可怕的情况。

除了过敏,还有药物性伤害。2005年春晚,残疾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曾引起广泛关注。但在表演《千手观音》的21位聋哑演员中,有18位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所造成的。领舞者邰丽华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家住湖北宜昌,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失去了听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

最后是耐药的伤害。输液滥用抗生素,越用种类越多,越用越高级,将会培养出更多的耐药细菌,增加医疗成本和风险。年老或幼童免疫力比普通人群小,一旦感染“超级”细菌,很容易吃“大亏”,给生命带来威胁。

如果说毫无办法,必须进行输液治疗,冒这种险是值得和有必要的。但在没有输液必要,或者是可以寻找到更多替代疗法的前提下,还要“执迷不悔”地选择这种存在医疗风险的治疗手段,对生命利益而言,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种情况下,利益成了回避不了的诱因。“早些年,医院是获利主体,在门诊输液,除了治疗费用,医院还会收取床位费、监护费,有的甚至还需要交空调费、紫外线消毒费等。后来,利益和医生收入挂了钩,医生选择输液这种方式比开口服药获利更多,这也致使输液被滥用。”某市主管医疗的官员曾在媒体上如此表态。

在“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下,即使取消门诊输液如此安全,看起来也还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医改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养医,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之前,医院想普及、民众想获得这种安全还得再等等。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