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的自授文凭,这几天引来了比较多的口水。
这个新闻里最经典的桥段是,据说这些没有得到教育部认可的文凭却得到了国外顶尖高校的认可,引来众人对管理部门的一阵奚落。南科大一路磕磕绊绊,已经一次又一次让公众对僵化的行政掣肘心生厌烦,这一次,教育部门似乎又站在了市场与真理的对立面上。
在这种事上,教育部门总是处身尴尬的。因为,大家的质疑似乎很有道理。说到底,假如每一所高校都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话,文凭的含金量最终应该拿到市场上检验,确实不需要教育部门多此一举。况且,天高皇帝远,盖章只是个形式,管得再多,也不代表这文凭含金量就足了。高校大体上实行的是严进宽出的规则,只要做得不太过分,拿一张毕业文凭还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
南科大取得的成就让人欣慰,它在众人的期待中长大,如今它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欢迎,说明它的坚持是正确的,大家都很高兴。但如果把它的成功形容为中国的高校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恐怕还不能这么说。南科大能这样,并不意味着别的高校也能这样。在中国,文凭还是一个比较好使的东西,远的不说,就说这公务员招考,没有这张纸打底,你就是想整个萝卜招聘也不行。如果再联想一下,文凭在很多地方意味着资历职称工资的高人一等,这张文凭的重要性就更高了。所以,不少人费尽心思也要从西太平洋大学弄张文凭过来。这些文凭,比的根本就不是能力。
理论上,的确可以让高校的文凭自发起来,至少可以让一部分高校先自发起来,但哪些高校,什么样的高校能发,能否发得让人放心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南科大能从这种质疑中脱身而出,一方面与大家对南科大抱有希望有关,大家不愿意去涉及这里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愿意去破坏一个自己树立起来的典型;另一方面,也是在表达对行政干涉过多的不满。在反行政干预的这面大旗下,瑕疵变得可有可无了。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建立起来的南科大在朱清时的坚持努力下,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相对超然于世俗权力的一个身份地位,所以,它能摆脱公平的质疑,其他高校就没这么幸运了。
你今天敢放开文凭,明天就会有一些高校厚颜无耻地贩卖起文凭来,这种热情我们在很多电大函授上见得太多了。把文凭这件事交给国家来把关,至少比交给一些个校长甚至某个处的处长把关要靠谱一点。这个道理类似于高考,由国家统一出一张卷子,也比每所大学各出一张要公平一些。要不然,像人大招生处处长这样的人物就会层出不穷。
这里面当然是有牺牲的,高校让渡一部分自主权,若能换来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就是值得的。这不能跟行政干预简单地划上等号。
中国的很多事件,恰恰是自由裁量权太大了。明明是一个好东西,它就有办法把你给搅黄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制度不够好,而是权力太会使坏。一个校长所掌握的权力,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得多,那是无所不包、逃无可逃式的裹胁,一个教授尚且不能对抗这种权力的影响,何况是一张文凭。假如没有对这种权力制约的东西,还是别轻易开这个口子吧。这么说也许很让人气馁,但总比一团乱麻要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