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第二轮定向降准的消息发布已过去一个月,政府类项目仍是各家银行眼中的“皇帝的女儿”,各地中小企业仍然“一贷难求”。此轮央行的定向降准原本是从“全面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进步,但降准资金出现偏离中小企业的趋势,可能让定向降准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中小微企业不仅是“一贷难求”的问题,而且贷款成本远远高于基准利率。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过艰苦的努力,即便能从银行融到资,年化利率也高达10%至15%,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这不能不让人思考——解决中小微企业、“三农”项目融资难问题,依靠定向降准到底行不行?
首先从整体看,目前市场上流动性其实并不特别缺乏,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主要出在结构性流向问题上,而不是流动性总量问题上。市场流动性虽然充裕,但就是不愿意流向中小微企业,这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问题,正如一家分支行行长所说,“明明中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风险在上升,却让银行降低利率,这不现实。”在中小微企业不良资产上升、普遍经营不景气甚至老板跑路的情况下,硬性采取面对中小微企业定向降准的调控措施,难免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一些地方出现定向降准资金偏离中小微企业“靶心”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更让人担忧的是,定向降准资金偏离中小微企业“靶心”流向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必将再次吹大房地产泡沫,继续助涨高房价,最终推高全面的金融风险。
资本包括金融资本的天性是追求高利润、高回报,哪个行业利润回报高就流向哪里。近十几年来,资本资金蜂拥流入房地产领域,就是因为房地产领域存在的暴利,足以将大量资本包括金融资本都吸引过去,甚至吸干实体经济的资金血液。反过来说,如果实体经济能够有房地产行业那样的利润回报,那么金融资本、信贷资金等也可能蜂拥而去,而无需实施定向降准等调控政策。
因此,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不仅要通过定向降准等调控措施硬性灌入流动性,更亟须解决好中小微企业本身的内在问题。这就要按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大幅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政府干预,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的内生动力,使中小微企业轻税薄赋、轻装前行,将其创业创新活力彻底激发起来;就要大幅度降税降费、免税免费,把大部分审批权“还”给市场,由市场机制来优胜劣汰,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一个可以考虑的改革措施是:中央政府除继续加大下放审批权和降税降费、免税免费力度外,对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员创业兴办中小微公司企业,可考虑不设置任何行政审批门槛,三年内不收取任何行政费用和税收,三年后减半征税,五年后正常收税。这必将大大降低创业者创业、民间资本投资的成本特别是创业失败成本。三年时间基本可以决定企业的未来,能够看出创业是否成功,三年后如果企业发展很好,就有能力承担税赋,也应该缴纳税收,为社会做贡献;五年后企业就应当站稳脚跟发展壮大,理所应当正常纳税。如果三年后公司企业倒闭、创业失败,那么最多是创业资本金损失,没有税费等成本,损失不算太严重。只要创业没有门槛,创业成本低,创业失败成本低,就能形成一个鼓励创业、激励民间资本投资的良好环境。这应当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所在。
这些内生机制形成后,实体企业包括中小微企业可望成为最赚钱的行业,成为银行眼中的“香饽饽”,不用定向降准政策助力,银行信贷资金也会蜂拥而至。总之,定向降准等调控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大幅减免企业税费,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业。常亮(河南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