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全球视野审视打“大老虎”的难与易

李学梅

2014年07月02日09: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全球视野审视打“大老虎”的难与易

  ■好望角 

  国外也在抓“大老虎”!法国前总统萨科齐1日因贪腐调查被拘留。调查人员可以拘留萨科齐24小时进行问询,拘留期限最长可达48小时。虽然“大老虎”是否滥用职权尚待确实,但已经有媒体指出,惹上贪腐官司,对试图在下届总统选举中东山再起的萨科齐而言,不啻于一次沉重打击。

  世人心中有一杆秤,对腐败的深恶痛绝全球共此凉热,一旦揪出“大老虎”无不奔走相庆。然而,纵观全球不难发现,“权钱交易”普遍存在,但各国揪出“大老虎”却是有易有难。

  说容易吧,德国前总统伍尔夫仅仅因为涉嫌通过关系获取优惠房贷而辞职下台;法国两名部长级官员用公款租用私人飞机和购买雪茄的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在舆论的高压下辞职走人。

  说难吧,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在从政期间曾先后卷入30多起刑事案件,但不少案件或是被更高一级法院推翻判决,或是因超过追溯时限而失效,最近因逃税被罚到米兰一所养老院做义工,真是避实就虚。此外,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胞弟卷入巨大腐败案,议会表决通过声明要求总统辞职,伯塞斯库顶住不办,声称将履行总统职务到任期最后一天。

  抓“大老虎”易,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根除腐败毒瘤正在成为全球共识;各国也意识到,依靠官员的良心遏制腐败,往往是靠不住的。要把权力真正锁进笼子,最根本的是要从司法、政府等层面建立完善反腐制度,以及权力制衡、权力监督机制。

  抓“大老虎”难,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制度设计的“先天不足”、腐败手段的“与时俱进”以及传统观念的无形束缚。

  比如在阿根廷,政府廉政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反腐体制中的种种缺陷,主要体现在反腐部门缺乏独立性,反腐立法配套法规尚不健全,以及行政权有时超越立法权导致行政权缺乏监督。

  此外,“大老虎”们的腐败行为从“显性”走向“隐性”,也大大增加了反腐的难度。不是火力不强大,只是敌人太狡猾——近年来,一些高官在退休或离职后前往企业等利益集团任职,利用自己的内部消息及在担任公职人员期间积累的各种人脉,在新职位上谋取利益。如果这些官员在位时就考虑为以后获利而找寻出路,则极可能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

  当然,反腐也免不了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比如法国对个人隐私的高度保护意识,在反腐斗争中就是一把双刃剑。去年,法国一名高官被曝在海外拥有秘密账户,才倒逼有关部门将公布部长财产的做法提上日程。但直到今天,仍有媒体批评此举“侵犯了官员及其家人的隐私”。

  以色列法官罗森在宣判前总理奥尔默特贪腐案时曾说:“公职人员受贿形同叛国”。腐败是权力的伴生物,位高权重者以权谋私,对政府公信力伤害尤甚,社会影响也更加恶劣。正因如此,越是“大老虎”,就越应受到法律的重罚严判,唯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贪腐在政坛蔓延。

  再严密的制度,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腐败的滋生。但纵观全球,一个总体趋势是各国的反腐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笼住“大老虎”的“网”越来越结实。君不见,从巴西到哈萨克斯坦,从“避税天堂”瑞士到俄罗斯,都在出台法律堵住漏洞。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活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