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环球时报:别忘了教师中“沉默的大多数”

郑葳

2014年06月30日09:17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郑葳:别忘了教师中“沉默的大多数”

  前不久,陕西省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因不满教师制止其撕书行为,将一名教师打成重伤。新闻一出,众人震惊,引为教育界的耻辱。6名学生打断的不仅是3根拖把棍,更是数千年来中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不仅要问,教师这个曾广为人们尊重、羡慕的职业怎么了?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当社会变得愈来愈功利、浮躁,对金钱的追逐变成唯一的价值追求时,比拼物质财富和银行存款有多少位数成了人们更加关注的话题。而在经济收入方面,与多数人相比,如今的教师收入的确难以让外界投来艳羡的目光。

  在这种因为社会风气的衍变导致社会地位与受尊重序列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份子,有些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的熏染,负面的例子不时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有些教师逐渐失尊失范,有偿家教、推销教辅,赚得钵满盆盈的同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扼杀学生创造力和身心健康的应试教育的打手,更不消说教育界中还有少数将黑手伸向学生的败类。在舆论对负面行为“审丑”式关注之下,坏的一面被放大,教师似乎失去了社会的尊重。

  然而,很多人看不见的事实却是全国1200万教师中,失德失范的教师毕竟少数,多数教师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并不满意,这个职业的快乐指数逐渐下降。人们担心教师的这种不快乐,很容易传递给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增加社会的“戾气”。

  但是,教师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让人们喜欢轰动效应,习惯一叶障目,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与中小学教师长期共同探索的教育研究者,笔者认为教师这个行业里聚集了最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们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厦。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工作负担繁重而复杂。一位一线教师曾跟我说:“我教5个班,每天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根本是正常上班时间完不成的,我经常回家备课到半夜。因为每个班60个学生,5个班就300份作业,我批不完啊”。可即便如此辛苦,这位年轻的教师一直坚持。在社会期望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安贫乐道、辛勤奉献。

  然而,是什么让一些曾经充满了理想和奉献精神的教师精神疲惫、理想丧失、对学生不耐烦和冷漠?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如果说教师失范,那也是因为社会失范。在整个大环境之下,教师难以独善其身。崇尚有道德的人生,破解应试教育的困境,提高教师地位,让他们有一份体面的收入,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才是一个理性、负责任的社会之应为,教师才会重新快乐起来。当然,教师也应明了,尊重是需要自己赢得。你高尚、阳光,教育则必然美好、温暖。▲(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