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官落马之事频发,落马高官一下子“变”成可耻的贪官,而贪官在落马之前,大多发表过慷慨激昂的反腐言论,这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某省部级高官刚一落马,网站和媒体就搜罗了他之前的各种反腐言论,什么“要掂量掂量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不要因为个人贪腐,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影响家庭生活,破坏家庭幸福”呀,什么“请大家首先从监督我开始,领导干部从我带头,绝不插手任何土地、工程、项目、国有资产、招投标,绝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亲友、为他人谋取私利,绝不追求特权、追求享受”呀,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结果却是贪官一枚,太伤普通老百姓的感情了。
其实太阳底下无新事,贪官未暴露真面目之前,在台上就反腐倡廉工作作报告、提要求,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这种情况非始自今日,可以说再正常不过。如原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曾向媒体大谈“不漂浮、不作秀、不忽悠”,信誓旦旦地承诺要“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曾公开承诺,要做一个廉洁从政的市长,做到不为亲戚朋友谋私利,不干涉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方面的事项;原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大会上严肃警醒领导干部,要求坚守“三道防线”、“廉政五关”,并率领与会人员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若把贪官的反腐言论集纳起来,编一本警示类小册子,一定很有意思。
一个招权纳贿无所不用其极的大贪官,在各种场合发表冠冕堂皇的反腐言论,一朝中箭落马败露贪官原形,当初被他的反腐言论迷惑的人们,自然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有人总结出了两个惨痛的教训:其一,贪官都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是不可救药的人格分裂者和精神病患者,他们的反腐言论绝不可信。其二,今后再有官员在台上发表反腐言论,一定坚决不听不信,因为你无法判断,眼前这个大谈“不要因个人贪腐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官,到底是不是许宗衡、季建业、廖少华那样的贪官,你若听他信他,很可能就要再次上当受骗。也就是说,贪官的反腐言论不可信,其他官员的反腐言论也不可信,除非你能百分之百确信他们不是贪官,然而至少在现在,这一点你肯定是做不到的。
如此说来,岂非所有官员的反腐言论都不可信了?
要走出这个“不可知”的困境,不妨换一个思路,把官员发表反腐言论与反腐言论本身区分开来——前者是官员的职务行为,后者是有关反腐倡廉的观点、认识、理论、论述,两者可以分而论之。从职务行为的角度看,官员一般都会发表反腐言论,反腐言论一般不代表官员个人的意见,而是代表“职务意见”,因此与官员是贪官还是清官没有必然联系。从官员反腐言论的内容看,一般都体现了关于反腐倡廉的主流观点和认识,无论它出自贪官(尚未败露)之口,还是出自其他官员之口,这些反腐言论本身是言之成理的,是可以听而信之的,与发言者是清官还是贪官没有必然联系。
钱钟书说,蛋是蛋,鸡是鸡,人吃鸡蛋觉得好吃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认识下蛋的鸡。同理,反腐言论是反腐言论,官员是官员,你觉得某一句或某一段反腐言论说得有道理就可以了,不必过于纠结发言者是贪官还是清官。周地(北京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