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
加强财务审计,规范制度规定,堵住国企领导干部不合理的职务消费漏洞,已是公众的一大热盼
国家审计署近日发布国企审计结果公告,引起社会持续关注。公告披露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完善相关制度,令人稍感宽慰。公告揭示的有些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的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存在等现象,引发广泛议论。在千夫所指的议论乃至诟病声中,国企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问题显得尤其突出,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所暗藏的不合理消费,也当得到及时的挤压。
国企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不仅在很多外人看来不太合情理,甚至连国企内部的自己人也常常看不过去。据一些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讲,一些国企领导干部不仅薪酬比普通员工甚至中层干部高很多倍,更吓人的大头在于他们的职务消费。领导干部在吃(公务接待)、穿(公务服装)、住(办公用房)、用(办公经费)、行(公车)等各个方面,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成为公司财富损耗和国家财产流失的“无底洞”。
国企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正对党政干部形成“虹吸效应”。不少被人看好的党政干部,竟然忽然之间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选择去国企领导岗位栖身。这种身份转折,有的是以自己“下海”的名义完成的,有的却是以正规转岗的方式完成的。这让仍在原来岗位工作的诸多干部颇不平衡:同样一名干部,能力水平并没变化,仅仅因为岗位一变,待遇就与原来的同事天壤之别,特别是职务消费极其诱人,其社会公正性如何体现?
这些饱受诟病的职务消费,大多披着合规的外衣。诸如中层干部享有多大的单笔财务签单权,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的签章金额是多少。级别越高,签单金额自然水涨船高。一年下来,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几万、几十万元的不在话下。对于这些消费权力,很多单位都写在公司的管理制度里。难怪很多人感到不解:广大从事基层业务的普通职工,因业务关系需要请客户吃个午饭常常需要层层报批难上加难,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并不直接面对客户,却为他们规定那么多的职务消费,这真的合理吗?
如今,说起国企的职务消费问题,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更有个别人甚至认为:国企就应该比党政机关排场一些、阔气一些,国企领导的职务消费也应该大方一些,至少要比机关的领导大方一些。这种渐趋固化的认识,其逻辑的错乱与观点的错误其实不值一驳。试想,同样是党的领导、人民的天下,国企的领导岗位有什么理由搞特殊?
更为可惜的是,这种观念近年还在社会上蔓延。有调查指出,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不少大学生去国企的意愿正在增强,大有替代公务员而成为新的“香饽饽”。一些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他们看中了国企里的上升空间和无限的前景。所谓“无限的前景”,其实也就是“钱景”,也自然根源于现实的图景。可以认为,这种无视自身特长与社会需求、过分看重“钱景”的择业观,与当今很多国企领导干部坐享职务之利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对社会发展可谓害莫大焉。
这些年来,“共和国长子”的骄奢从未淡出公众视线。无论是天价吊灯、团购住房,还是集体买车、囤积茅台,部分国企巨头“不差钱”的霸气尽显外露。一些国企庞大的职务消费,在受到公众关注后开始归并于财务的“其他”项目中,甚至在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开始隐身。这种越来越不公开的做法和与公众越来越不合作的态度,正引来激烈批评。加强财务审计,规范制度规定,堵住国企领导干部不合理的职务消费漏洞,已是公众的一大热盼。希望审计署的审计公告成为转变发生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