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辽宁阜新一高考考生作弊被抓后,将监考老师踹飞并连补几脚,打人者事后还宣称,你知道我爸是谁啊,竟敢来查我。云南版“李刚之子”尚留余温,又冒出高考版“李衙内”。无视规则肆意而为,“李衙内”们张狂的态度和语言再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我爸是××”“你知道我爸是谁吗?”,相信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听到过类似的话。从前几年连续撞倒两人,被拦下却高喊“我爸是李刚”的河北小伙,到驾豪车与民警起冲突,声称“我爹是支队长,打我的都要死”的云南男子,再到这次飞踹监考老师的考生。“衙内”们依仗父辈手中的权力,总是选择在遇事之后以一种骄狂的面貌出现,将规则踩在脚下,将各类严肃的“考场”变成自己肆意妄为的游戏。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衙内”们之所以如此嚣张,关键还是生活中习惯于父辈权力和金钱的无所不能、大小通吃,让儿子们感同身受,扭曲的特权思维也代际相传,一些官员和富豪子女渐渐变成了只认权力不认法律的“衙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治“衙内”们张狂的行为,根除特权思想的代际遗传,关键还是要从权力滥用的源头入手。特权思维的产生源于不受约束的权力滥用,而真正解决特权思想的传承关键也正在于依靠公开、透明、有效的权力监督。
只有遏制住爸爸的特权,让老爸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才能让儿子们行事也谨小慎微;只有老爸们不再喊“我是××”,儿子们才不会再喊“我爸是××”;也只有去除了老爸们的特权思想,才能根除儿子们的特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