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
在很多时候,我们用愤怒代替了反思,进而以为用谴责与惩罚就可以减低犯罪概率
6月10日上午,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内,60岁男子张泽清潜入一间教室劫持女老师秦开美和52名学生,威胁引爆自制炸弹。秦开美主动要求做人质救出52名学生,赶来的镇党委副书记王林华又挺身而出替换出女老师。警方接警后迅速到场,在谈判无效且男子情绪失控即将点燃爆炸物时,警方狙击手连开4枪,将其击毙。全校千余名师生被及时疏散,无人受伤。
涉身险境,舍己为人,秦开美、王林华因此获得网民一致点赞。除此之外,也正如网民所说,对于任何指向孩子以及无辜者的暴力,都罪不容赦,也都绝不原谅。面对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事件,这是应当早有共识的底线认知。也只有在这种底线之上,来反思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及原因,才更有价值。当然,反思从来不是一种张目,而是一种警醒。对犯罪的谴责,从来都不能代替或遮蔽对犯罪行为的反思。
但是,当我们试图从连篇的事件报道中去看清那个叫作张泽清的歹徒的面目时,却一再发现它显得那样模糊不明。这个“歹徒”的年纪多大?许多报道均表示张泽清60岁左右,而在此前当地公安部门向各学校下发的预警通知中,他的年龄是65岁左右。他为何闯进了学校?来自警方的通报会称,张泽清曾因盗窃罪、非法制造枪支及故意伤害罪两次被判入狱,此次作案是出狱后仇视社会的报复行为;而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则有土地问题若隐若现。张妻表示,张泽清和村支书许某为村里土地纠纷多次发生冲突,许某女儿许某慧在该校当老师,孙子也在该校读书,张泽清去学校想找这两个人“闹影响”。
“我镇许桥四组有一张姓男子,年龄在65岁左右,身高1.65米左右,头发短,皮肤偏黑,常戴一助听器,因涉枪涉爆事件,被刑事处罚过,心生不满,扬言要报复学校、政府、法院等”。这是当地公安在4月29日向各学校发出的通知。如果这些特征是准确的,那么张泽清的“画像”则是清晰的。但是这种生理画像显然不能包括真实的行为画像。对于张泽清而言,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他之前两度被判入狱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此次到底是什么让他铤而走险?警方通报所回避的而媒体报道所提及的土地纠纷问题是否真实存在,又为何在张泽清历次上访之后仍没能得到解决?
人们无论如何都应当关注到的一点是,潜江这个以极端方式危及公共安全的人,是一个年逾六旬的歹徒。同时据媒体介绍,张泽清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性格孤僻,和老伴儿在浩口居住,儿子在北京打工,常年不联系。这不仅是一个贫穷孤寂而有残障的老人,也是一个贫穷孤寂而有残障的老年极端犯罪嫌疑人。我想知道的是,在犯罪社会学研究者眼中,又如何为他画一张像?
任何理由都不是报复社会的理由,但所有的报复社会行为却都有它自以为是的“理由”。这正是犯罪社会学研究的目的,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愿意去正视那些频发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那么就不可绕过对于犯罪行为的社会学反思。然而在这个向度上,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学界,似乎都着墨无多。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用愤怒代替了反思,进而以为用谴责与惩罚就可以减低犯罪概率。这也导致那些最终被我们称为罪犯的人群,他们的面孔不仅在起初是模糊的、遥远的、隔膜的,而且直到最后也仍是如此。
那个叫张泽清的歹徒,会得到一张社会学意义上的清晰画像吗?我不知道,不过或许在做到这一点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承认,“6·10”潜江小学劫持案并非“暂无人员伤亡”。在四声正义的枪响那一刻,这个社会,的确有一个人死了——他叫张泽清,年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