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高考第一天,因为争取盲人高考权而备受关注的河南盲人李金生,走进了位于家乡的考场。李金生是河南确山县人,在驻马店市经营着一家按摩店,今年已经46岁了,双目失明的他,成为全国首例在普通高考中使用盲文试卷答题的人。(6月8日《武汉晚报 》)
首次参加高考却交了白卷,这样的成绩的确不算好,然而“白卷”的背后却是权益的满分,毕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盲人参加高考,何其艰难。去年,一名高三盲生申请参加普通高考遭拒,理由是,即使让他参加,学校也没有能力培养。2013年12月10日,李金生报名参加2014年中国普通高考,但被当地教育部门官员拒绝了。后经努力,终于如愿以偿。
据了解,我国的盲人数量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时至今日,才有“首例”参加高考。对于盲人,其教育一向是特殊性的。适龄的盲生进入各级盲校,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大部分进入职业中专或者培训班,学习针灸按摩。少量的幸运儿通过高中上大学,最后殊途同归,学的多半还是按摩。盲人难道不能做其它职业?答案是否定的,但需要教育为其“开放”。如果盲人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参加高考读大学,自然,他们的职业就变得宽泛了。在高等教育层面,实现盲生和普通学生的融合,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太落后了。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残疾人保障法第29条也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3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有盲人参加考试时,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盲人参加高考,这是权益。这已经达成共识。而李金生则将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这种权益。他今年参加高考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每年都会发布针对缔约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的报告,2012年度,对中国的建议是“将投入特殊教育系统中的资源重新分配,以推进在主流学校中的融合教育,以此保障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主流教育”。显然,让盲人参加高考是相当必要的。
盲人参加高考,自然与普通人会不一样,他们需要更多的“私人订制”,应该说,今年相关部门做得相当不错,比如单独安排考场,专门配备“答疑员”负责回答盲文试卷印制方面的问题,专人协助盲人考生出入考场,配备盲人专用文具等等,但因为是“首例”,其经验也显得不足,相信只要盲人参加高考成为一种制度,那么连接盲人高考的链条也会逐渐丰满圆润起来。权益比成本更重要。残疾人本应该享受普遍人该有的权益,我们必须为之付出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