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主打教育牌的番禺某楼盘,近日因配套小学由当初宣称的省一级小学变成镇一级,遭到业主质疑。业主不少是冲着省一级名校的学位而买房,现在名不副实,要求开发商兑现宣传资料上的承诺。番禺教育局回应称,该学校硬件已达省一级标准,软件将向市桥中心小学看齐,但仅是名义上的分校,抽调教师去补救也不可能。
近年来,为了卖掉更多的房子,房地产商会打出许多噱头,所谓的“省级名校”便是其中之一。家长们不知甄别,蜂拥而至。楼盘卖出去了,当初的承诺却落空,这样利用消费者心理显然不厚道。其实,“省级名校”不仅仅是硬件上标准一致。而房产商又只能做到硬件上的复制粘贴,做不到内涵的复制粘贴。毕竟建房子是他们的强项,办学可不是。不过,当初房地产商打出大大的广告,声称有“省级名校”的时候,教育局也没有站出来纠正。事前事后,教育局都是难脱干系的。
幸好,教育局也同意把当地的名校复制过去,可是抽调教师不现实,只能尽力而为。家长们将就着收货吧,怎么说外表看起来也是“省级名校”啊。可是何谓“名校”?最起码得有好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师和深厚的文化沉淀,光是建筑有用吗?现在复制白宫都不是难事,复制学校的建筑更不难,但内核是复制不来的,像广雅、华附、执信之类的名校,也不是你想复制就能复制的。何况名校除了有文化依托外,还有政府强大的财政投入,但政府也只能支撑这寥寥可数的几所“省级名校”了,再多也无法兼顾。所以,遍地开花的“省级名校”也只能是糟蹋了这块牌子,名校办的民校也多是利用高收费来维持光鲜外表。
随着楼盘的不断开发,教育资源配套不完善的问题还会陆续发生。可见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那么大的脑袋,就别戴那么大的帽子。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办教育,就是基本教育、公平教育,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就办多高标准的学校是准则之一。只要能满足基本,面向普罗大众,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做到一个不能少,这个标准就是合理标准。让政府来办高标准的学校,政府也会力不从心。
要想办更多高标准、高质量的学校,可以引入民间办学力量,用公办民助或完全民办的方式,尽量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扩大供给,互相共享优质资源,促成不同层面的公平竞争,才有希望进入良性循环,满足在基本层面以上的优质教育需求。
(作者是教育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