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后人,秦桧那厮在西湖边都跪了几百年了,至今人们走过,还不忘朝其啐一口唾沫。近日,合肥有一支岳飞长子岳云的后人自揭身世,称因为岳家女子也要入族谱,所以男子一直不准与秦姓通婚,到新中国成立这个家法才放宽。“但翻族谱,还是几乎没有和秦姓通婚的。 ”
这支岳飞的后裔,想必是对祖上的冤屈耿耿于怀,所以,念念不忘岳秦不通婚的家法。岳秦祖上在南宋这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想必给两家人的后代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历经千年依然难以释怀。只是,岳飞死于秦桧之手,所以岳秦不通婚,嬴氏灭六国,那嬴姓岂不要成为天下人的共敌,世代不能与之通婚?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历代以来家仇国恨的积累,各种姓氏相互之间没准都欠着一笔账。那个一代枭雄曹阿瞒欠着刘姓的债,刘姓又欠着嬴氏和项姓的债,而嬴氏又欠着周天子姬姓的账,清算得过来吗?
何况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有家族的传统、节气固然让人肃然起敬,如果真存在一个延绵不绝的家族,世世代代恪守着祖训,当然,遵从一个什么样的家族传统,跟谁不跟谁都是自己决定的事,但家族的传统如果大过法律、人伦,也会走向封闭和野蛮。
这些年,很多地方兴起翻古典、认祖宗的潮流,表现在民间,就是忙着认祖归宗,当然得是名人,比如像曹阿瞒那样的;表现在政府里,就是各种各样的故里热,典型是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不可否认,谁都有认祖归宗的心理诉求,弄清楚自己从哪来的,会让你对人生的感悟不一样,就像央视节目《客从何来》中阐述的理念一样。家族传统中,有很多像世代不通婚这样的糟粕,也有很多宝贵的基因,丢失了非常可惜。但是,这种寻根问祖,目的是为了丰富民族文化,而不是去挖掘一个显赫的家族,更不能成为标榜存在感的一个借口。
岳姓为有一个英雄一样的祖上自豪我们能理解,可说得直白一点,祖先的那点事与后人有什么关系呢?你怎么知道,秦桧的后人就一定是卖国求荣之徒,就不会有救民救国的英雄人物?这一杆子不是要打翻一船人吗?秦桧卖国,不等于他的子孙也会卖国。王侯将相还宁有种乎呢?一个人干不干坏事跟基因无关。历史应该成为教训,但不应该成为负担。荣耀也好,耻辱也罢,都应该随着人的逝去而终结。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那种疯狂离我们并不遥远,对旧日辉煌的迷恋,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血统论。寻找祖先,寻找被遗忘的家庭传统很应该,是文明延续的一条条血脉,但血统论毕竟只是一种虚幻的荣耀,保证后人走正路的办法只能是社会的法治,而不是什么古训家法。岳秦不通婚,这是一种落后文化,不值得骄傲。
随着人越来越社会化,个人存在价值的凸显,旧时依附于一个大家族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以前动不动说祖宗十八代,现在很多时候,三代以内有家,三代以外就只有国了,谁也没要求你必须有祖先的风骨,你也不会因为有个崇高的姓氏就能高人一等了,而弘扬祖先的荣光,实在是只能依靠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