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中国梦”成就“人才梦”

陈国栋

2014年06月04日17:0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40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时代需要人才,时势造就人才。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梦想作引领,宏伟的事业需要宏大的人才作支撑,一流的人才需要广阔的平台展示。“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目标”,处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汇点上,光荣与梦想,责任与担当,给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才开辟了人生出彩之路。把人才资源作为最宝贵资源来开发利用,把人才投入作为效益最大、最持久的根本投入来优先安排,把人才发展战略作为最核心战略来优先部署,人才前行之路,变得日益宽广。

“英雄无用武之地”,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伟大的梦想作引领。古往今来,但凡人才者,大都渴望施展抱负,成就事业。秦致力于“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大业,人才便愈用愈出;天下一统后大施愚民政策,人才无用无武之地,最终“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偏安一隅,裹足不前,不仅会流失人才,自身也难逃落后、挨打、灭亡的命运。只有以宏伟的事业凝聚人才,以宏大的人才来支撑事业,自身才能发展永续、乘胜向前。

梦想成真,必须有人才的强力支撑。在中华民族逐梦前行的每一次跨越中,都有一批顶尖一流的人才勇担重任,展现才华。有了钱学森的带动,中国航天工业从此日益兴盛;有了邓稼先的引领,中国便不断向核大国迈进。中国之所以成为大国,靠的是人才。实践证明,只有人才,才是成就中国梦的最宝贵资源也是必须依赖的最可靠资源。

以“中国梦”成就“人才梦”,关键在于用好用活人才。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没有用才之道,孔明不过是个山野村夫,韩信不过是个执戟都尉。实现“中国梦”,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才,坚持青年才俊与老辣之姜并举,本地人才与外来人才并重,全才与专才并用,用其所长、用当其时、用当适任,让实干者得实惠,让有为者有位置,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如此,人才便会越聚越多,事业便会发达兴旺,民族复兴目标便指日可待。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