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齐鲁晚报:为高考“发疯”,不足以谈成功

沙元森

2014年06月04日13:38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为高考“发疯”,不足以谈成功

高考在即,紧张的气氛早已从校园弥漫开来。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有“高考神校”之称的河南郸城一高,各种励志的标语贴满了教室,走进校园如同进入战前的军营,到处都能闻见高考带来的火药味。
  “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向前冲”,这种流传于校园的“成功学”或许能助推部分学生走向“成功”,但也要看到,“不成功”的背后很可能是一场灾难。对众多学生来说,高考确实很重要,但是高考绝不是高于一切的,如果学校片面地拔高高考的价值,甚至神化高考,很容易在校园里培养出偏执型人格者,无论他们将来“成功”与否,都不是社会之福。
  或许有人认为几句标语不值得当真,事实上这种疯狂早已渗透到校园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每天早晨上课之前,备战高考的班级里都会传出“庄严宣誓”的声音,“我将唤醒我所有的潜能,我将凝聚我全部的力量”。如果不是在校园附近听到这么高亢激昂的声音,旁人或许以为误入神秘组织。这种口号和仪式有作用吗?如果只看高考升学率的话,郸城一高这两三年的成绩足以让其他中学眼红。当然,成功的代价远比贴标语喊口号沉重得多。学生们在学校里像训练有素的蜜蜂,争分夺秒地学习,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高考的“指挥棒”已经严重扭曲了正常的生活。为高考孤注一掷,成功便罢,不成功必然是一场灾难。高考失利的学生难免要深深地自责,愧对学校,愧对父母。成功与失败犹如冰火两重天,有多少学生能承受这种巨大的落差?即便是“高考神校”郸城一高的一本升学率也不过是三成左右,如果以此划线,“不成功”的学生显然占大多数。一部分学生冲向了被夸大的“成功”,更多的学生则要遭遇巨大的挫败感,这显然有悖教育的目的。
  更要警惕的是,高考高于一切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近日,陕西长武六名高三学生在撕书减压时殴打老师。为了不影响他们高考,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积极协调,竟然可以让被殴老师暂不报警,一切等高考结束再处理。连法律都得让道,高考能让人如痴如狂也就不奇怪了。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逗号,学生最终能否实现人生价值,有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教育更为重要。要让学生正确地看待高考,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点偏执。那些为高考如临大敌,甚至要“全民总动员”的习惯做法,能免都免了吧。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