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马上就要到了,郑州市工商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郑州的流通领域,童装的合格率仅为50%,色牢度差、纤维含量不足、甲醛含量超标等问题,均有涉及。针对此次抽检情况,郑州市工商局已经要求经销单位停止销售不合格童装,并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市流通领域同批次不合格童装进行清查。(5月29日《河南商报》)
从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工商部门在儿童节之际调查并曝光童装质量问题,体现了责任担当。但不合格童装及其他劣质儿童用品的危害时刻存在,为何等到儿童节之际才抽查检验、提请曝光呢?莫非孩子和家长只有儿童节这几天才去选购童装等儿童用品?
据报道,被抽查的26批次童装中,13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达到50%。这还是在正规市场抽查的结果,其中不乏大品牌,非正规童装市场的合格率可能更令人担忧。不合格童装伤害儿童身体,还可能造成儿童慢性中毒。对儿童用品执行强制认证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密度,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相关部门选择在儿童节之际抽查童装合格率,虽说可以看作是送给孩子们的一份节日礼物。但是,换个角度讲,相关部门监管步伐姗姗来迟,实际上也是一份迟到的“礼物”。
完善儿童服装及其他儿童用品质量标准,加强市场日常监管,为儿童用品质量严格把关,并不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特别是儿童玩具强制认证标准早在2007年已经开始执行。有关部门前置监管关口,认真执行儿童用品市场检查规定,净化儿童用品市场;严格执行玩具强制认证,让儿童远离不合格童装、有毒玩具及其他劣质用品的毒害,广大儿童马上就可以受益。这本是相关部门的应尽职责,儿童应享之权利,为何等到儿童节才去做这些事?平常做好儿童服装等儿童用品监管工作,不是更好吗?
笔者担忧的是,如果相关部门只是儿童节前夕例行公事抽查童装,只注重儿童节期间的应景治理,而放松对儿童用品市场的日常监管,该有多少儿童继续受不合格童装等问题用品的毒害!不打破节日应景的市场检查作风,儿童消费安全难以得到真正的保障。
刘凯玲(知名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