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莫让“粽子”成为腐败的“种子”

吴由

2014年05月29日11: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端午节临近,为坚决刹住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节礼的不正之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5月29日推出“清廉过端午—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专题。(新华网 5月29日)

再过几天就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每逢端午佳节,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屈原先生,通过包粽子、吃寒食、赛龙舟来纪念他。然而,许多人并不知晓的是,屈原也曾是一名生活极其简朴的人,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生活写照,如同他的爱国深情一样让人难以忘怀,增添了世人对他的敬仰。

中国是人情社会,逢年过节串亲送礼,既烘托了节日氛围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情谊。但是,某些地方、部门和个人,借着“过节”的名义,打着“祝福”的幌子挥霍公款,既扰乱了节日市场正常价格秩序,又让节日蒙上了一层难言的“阴影”。最严重的是,这些地方和部门脱离了群众、搞坏了风气、毁坏了形象,更滋生了腐败。

还记得,前些年庄严端正的端午节被染上了浓郁的“奢华气息”。一些商家打出了“端午‘表’情”的诱惑性广告,做起了高端手表生意;一些粽子包装精美,里面装着的却不是简单的粽子。本为纪念先人而设的佳节,却被一些人污染为疯狂送礼收礼的日子,形成了社会愤怒的“端午焦虑”。因此,对待任何节日都不能掉以轻心,形成良好节日氛围就要从眼前的节日抓起,从节庆活动、日常细节入手,长鸣警钟、常抓不懈;从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着力,加强教育、引领风气;从言行举动、人情往来发力,检举不法、惩罚违法,以有效抓活动期限,实现作风的长久好转。

“人间有味是清欢”。清雅简单的生活应成为人们在端午小长假里推崇的生活方式。在端午时节里,与家人团聚,与亲友团圆,放松绷紧的心,让劳累的身心得以休憩,这样的洽洽融融的节庆氛围,最让公仆舒心,社会赞扬,百姓满意。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