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佛山市首批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国企挂职生涯,恢复了“自由生活”。自去年11月底,佛山市委组织部从100名报名者中挑选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分派到36家国企挂职。48人中超过一半是70后至90后的“富二代”。有人质疑,政府操心干预民企接班人是否有此必要?挂职模式成效几何?(5月28日 京华时报)
随着民营企业进入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也开始谋划让下一代逐步接管企业。然而,对于我国大部分“富二代”来说,对于接管家族企业并不是跟感兴趣,一些“富二代”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已有小小成就。
“富二代”接不接班,说到底也只是其家庭内部的事情,但是佛山市组织部此次打着“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旗号,召集了48名富二代到国企挂职锻炼,为民营企业培训其“接班人”。政府的这种热心之举,明显有越俎代庖之嫌。人们难免心生疑问:富二代们的挂职锻炼,均由公款开支。用公款来“培训”富二代,是否会有不妥之处?政府过度干预民企的发展,是否会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另外,在国企究竟能学到什么?也是人们所质疑的。众所周知,当前国企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一些国企被质疑存在资源垄断、机制不灵活等问题。而相比之下,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机制还略胜一筹。诚然,国企也不是无可学之处。除了挂职者自己表述的“见识了国企运作机制,提高了领导能力,提升了社会责任意思……”之外,笔者认为,挂职国企还能学会如何与政府打交道。在我国,民营企业要想立足,少不了和政府打交道,而这些“富二代”们,从小要么娇生惯养,要么从小居住在国外,对于政府里的这些门道可谓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通过锻炼,除了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能对这里面的一些明的暗的各类“规则”了解一二,这可能是政府如此热衷的一个原因,也会是民企“富一代”们的初衷。
一言以蔽之,民企的发展虽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谁接班终归还是由其自己说了算。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市场的调节,政府在此事上劳心劳力的操心,难免会背离了市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