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移风易俗难,殡葬改革也要科学不要粗暴“一刀切”

周歌

2014年05月28日13:1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安庆外宣办称,媒体报道“老人自杀”一事与安庆殡葬改革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记者调查发现:殡葬改革政策的“一刀切”,令备有棺木数十年的老人心里无法接受;政策推行过于迅速,致宣传、教育不到位;基层强行收缴棺木,直接刺激老人;而当地重土葬的传统习俗也令老人心结难解。(据5月28日《新京报》)

多位老人为获土葬而选择通过极端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这小心着实令人心酸。这是不是因为当地殡葬改革直接导致的,需要有关部门去调查。但至少暴露出当地在推行殡葬改革新政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无可厚非,但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却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科学妥善实施,而盲目的“一刀切”,难免会引发令人寒心的悲剧。所谓“改头换面易,移风易俗难”,对农村那些年岁已高且早已经备好棺木的老人们来说,入土为安的土葬是几千年的传统,粗暴地推进殡葬改革显然难以让他们一下子真正接受。

其实,作为地方政府来说,首先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的诸多好处。要充分借助当下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优势,依托更多的传媒平台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更多公众能够接受并认可殡改新政。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当大力推行“殡改奖励”制度,对于那些果断支持并践行殡葬改革的家庭,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这样一来,想必会得到更多公众的响应。而对于那些已经到了一定年龄且已备好棺木的年迈老人,在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引导之外,也有必要划条线或定个标准,比如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继续保持土葬等等。你看国家对官员申报财产也有个逐步推进的时间表呢?为何对老人改变土葬的观念就不能有个长线引导?假使当地这样多管齐下地推进,想必殡葬改革会更大程度地获得老百姓的支持。

可以说,殡葬改革新政不仅仅是在安徽安庆,在很多地区的推行过程中,都会遭遇重重阻力,但政府切不能惟当地行政领导“拍脑袋决策:一刀切”地强推,必须要本着人性化的举措,制定科学妥善的方案来循循诱导、稳妥推进。

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地方政府要能够果断地抛弃“霸王理念”,多用点科学发展观思维,让民众清醒地认识到推行这项新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众,并且,同步制定一个合理的“年龄段”红线、并跟进相应的补偿奖励制度,相信群众会更能理解并支持的。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