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的天安门、故宫、天坛到“大本钟”、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悉尼歌剧院、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建筑,你都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寻找到它们相似的“孪生兄弟”。有媒体记者梳理后发现,近年来,“复制”国内外地标性建筑的“取巧”建筑层出不穷,部分甚至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就公开见诸报端的不完全统计,美国白宫出镜率最高。(5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据了解,去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接近60%。在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建筑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已经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现有同类大楼的总数。但这些建筑的设计多是“千城一面”,或是“欧陆”风,或是“迪拜”版,缺乏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正如有的国外媒体记者嘲讽的那样, “在中国一下午就可以逛遍巴黎、威尼斯”。
不少人把中国式白宫遍地开花的责任归咎于建筑设计师。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管理创新大会上,住建部负责人批评山寨建筑问题时,就直指设计企业放弃了创作创新的责任,一味追求市场份额,建筑设计照搬照抄,缺乏地域人文特色,造成千城一面。一些专家学者甚至痛斥,这是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以及认同感的心理表现。应当说,这些批评与痛斥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把山寨建筑满天飞的责任都打到建筑设计师身上,既不客观也无助问题的解决。
从决策者和设计者关系的角度来看,对建筑设计方案有最终拍板权的,往往是市长而非市场,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们的理念在强大而傲慢的行政权力面前,是难以得到张扬的。现在,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效应”、“面子工程”,往往忽视了城市的文化积淀和个性风格,热衷于模仿大都市的设计模式,贪大求洋,搞起所谓的“大、高、全”。在此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们充其量只起到“算说了”的作用,而远远没有“说了算”的权力。说到底,中国式白宫是傲慢行政权力生下的怪胎。
中国式白宫遍地开花也凸显了相关立法的滞后和空白。目前,我国仅有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且该法侧重规范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对城市建筑设计基本没有提及,地方性法规也鲜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要使市长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当务之急是要依法界定市长和市场在其中各自的权力义务与法律责任,让市长权力归位,让市场发挥作用。相信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打建筑设计师们的板子也会令他们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