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用两个月改千年土葬风俗可能吗

敬一山

2014年05月26日08:31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用两个月改千年土葬风俗可能吗

■ 马上评论

安庆突然之间的强推猛进殡葬改革,是因为最近火灾增多,还是仅仅某些领导突然认为这件事的“重要”?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想彻底扭转一个地区的殡葬行为,就想改变数千年的风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据《东方早报》报道,安徽省安庆市正强推一项殡葬改革,自4月1日正式启动、6月1日即将全面实施。因无法接受,当地多个老人或为“睡棺材”非正常死亡。有官员表示,上述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反映出政府宣传工作的不足,特别是在一些高龄老人思想工作方面的欠缺。

看到一个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或绝食或自缢,仅仅是为了赶在当地设的最后期限之前“睡棺材”,不知道推进这项工作的官员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无论殡葬改革的方向是多么正确,都不能这样突然提速推进,以“推倒”活生生的老人为代价。

对很多地方的年轻人来说,土葬也许已是“过去时”,但这种观念的变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实现的,很多传统的移风易俗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就以安徽来说,安庆之外的多个地方完成殡葬改革,也花了大约10年时间。安庆这项工作“拖了后腿”,当地官员该反思的是,推进迟缓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潜移默化地改变,而不是突然“大跃进”似的去追赶。

对于安庆为什么土葬仍然多见,有村民分析,因安庆属于皖西南多山地区,坟墓本来就不占用农田。这种说法是否有一定道理?还有分析说,当地要推进殡葬改革是为了森林防火。但突然之间的强推猛进,是因为最近火灾增多,还是仅仅某些领导突然认为这件事的“重要”?如果真是有迫不得已的客观原因,拿到台面上去讲、去解释,就有可能增加老人及其亲属理解的可能;若只是出于某些官员的旨意,只是凸现短期政绩的需要,进而盲目设立时间表,当然就难以获得理解。

当然,无论有怎样的理由,从启动到全面实施,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想彻底扭转一个地区的殡葬行为,就想改变数千年的风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这是把民众当成可随意摆布的棋子,而不是有观念思想的人。

中央推动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还在进行,安庆今年还专门开通“安庆群众路线网”,来征集群众意见。但对这样一项不可谓不大的改革,又听取了群众多少意见?检验群众路线是否得以贯彻,要在这些具体的工作中体现。

□敬一山(媒体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