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早上9时36分,怀柔消防接到报警,汤河口镇一户居民家中厨房起火,指导员陈安果断将一个着火的煤气罐抱到室外开阔地,其他消防员迅速用水枪冷却降温将火扑灭。陈安抱着火煤气罐照片被发到网上后引发关注,他被称为北京“抱火哥”。但也有人质疑照片可能是摆拍。昨日拍摄者做出回应,否认照片摆拍。(5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在道德饥渴的年代,缺什么补什么的急迫心态,就可能成为被利用的工具。无孔不入的炒作与作秀,会渗透到道德领域的每个环节。“抱火哥”被质疑,偏激的讲或是出于“习惯性的质疑”,但从现实来说,缺乏更多信息和透明过程作为前提,这何尝不是基于真相追问的选择?
曾几何时,我们会为一张刻意摆拍的照片而感动得涕泪横流,有钱给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导致爱心的泛滥和浪费。犹记得,广州大道中往体育中心的路上,一位母亲抱着患眼癌的6个月大的女儿跪地前行,一个名叫“广州的富家公子”的网友说,如果她从广州大道抱着孩子一直跪爬到体育中心,立马让人当场捐钱两万元,结果引来社会数十万元的捐款。可谁知道,这不过是利用人的同情心的一次网络炒作……很多事情,有图未必有真相。对任何事物抱以最基本的质疑,对真相始终保持追问的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并非坏事。
事实上,恰是这种质疑精神的存在,使得“偶遇领导”之类的作秀与炒作,再也没有“万人点赞”的回馈;不被表面现象所误导,而具有更多的真相之问,使得炒作、虚假和欺骗就会少了市场,对公共道德的建设大有裨益。质疑“抱火哥”并不是对当事人本身的偏见,而恰恰是用专业的审视和逻辑的解析,还原一个真实的现场。至少通过质疑之后的详细报道和细节还原,让外界看到了真实的“可爱之人和可敬之事”,一个群体和他们的不为人知的职业品质则跃然纸上。
对于质疑精神不能“抱以偏见”,更应看到其背后的现实需求和长期的原因累积,用更为真诚的态度,更加真实的信息去回应关切,消除质疑,构建互信,“抱火哥”的社会正能量才能实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