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地铁禁食,慎给道德问题开法律药方

湖北咸宁 邓福寿

2014年05月22日04: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稿中,广受关注的“地铁禁食”条款已被删去。北京市法制办认为,此条款更适宜纳入乘车手册中,作为对乘车行为的一种引导、提倡。

  毋庸置疑,“地铁禁食”确实有很明显的合理性。在密闭狭小的车厢内进食,难免影响他人,更有滋生病菌危害健康的危险,甚至可能引来蟑螂、老鼠,影响行车安全。说这种行为有违社会公德,多数人不会有异议,但是否需要上升到立法层面来规范,值得商榷。

  更何况,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共道德,总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地铁里人来人往,谁能及时监督?如何取证?怎样处罚?如果贸然立法却难以操作,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无形中影响法律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不是所有的道德问题都可以开出法律药方。立法要审慎,不能随意站到别的场地。引导乘客提高公德意识,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只想着刚性约束。除了法律手段,必要的公民教育和道德建设恐怕无法省略掉。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