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高考改革应该淡化高考的指挥棒地位

熊丙奇

2014年05月19日09: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考改革应该淡化高考的指挥棒地位

  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在参加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上表示,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2017年英语将不再参加统一高考,一时引发议论纷纷。

  需要指出的是,顾明远先生是前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他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来自官方的信息,而只是民间(或者说更多接触到官方信息的民间)的看法,其所说的,与此前其他一些专家表达的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基本上传递了高考改革的思路——即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次考。

  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还主要集中在科目改革、计分方式调整上,并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实质。这可能无法解决当前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还可能出现新问题。

  有不少专家和社会舆论把英语不在统一时间考试,称为退出高考,这是不负责任的解读。退出高考的说法完全错误,即使这样实行,不放在统一时间考,高考英语还是要考。而社会化考试,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

  英语不在统一时间高考,不论是计最高的成绩进总分录取,还是计等级由各校提出等级要求,都没有做到社会化考试,让英语回归本质,也无法减轻学生的负担。计最好一次成绩进总分投档,是从以前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多考定终身;而高考英语计等级,高校在录取时提出英语等级要求,也不可能如大家想象,就降低了高考英语的地位,在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教育部门要按一定的规则集中投档,如果一本院校都提出英语等级要求为A,那些英语为B的学生就无缘一本了,而这些学生以前还可以通过其他科目把英语分数拉上去。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改革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出现更严重的应试倾向,薄弱学校不重视不计分数的科目(因为各地会以计分科目分数划一本线)、农村学生进名校更难(英语等级低)等等。

  很显然,问题出在集中录取制度上。我国高考制度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考试,而是录取——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由教育考试部门制定统一的投档、录取规则投档,把所有学生纳入一个评价体系,但回顾过去10多年的高考改革,对集中录取制度改革甚少,总是在科目改革上做文章。

  真正的社会化考试,应该是学校自主认可考试成绩,学生自由报考。进一步说,只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才有考试社会化的可能。

  包括顾会长在内的很多专家,还把高考视为指挥棒,希望改革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起到更好的指挥棒作用。不得不说,这种指挥棒思路,对高考改革是很危险的。高考改革的核心,应该是淡化高考指挥棒作用,把考试的地位从以前主导中学教学、大学招生,转变为为中学教学评价和大学招生服务。

  这就要求实行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能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各校自主提出对申请学生的学科和成绩要求,也就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中学开展多元教育,拓宽了空间。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设想的高考改革,都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打破集中录取制度,都继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并不想撼动指挥棒的地位。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这就要求打破“教招考一体化”的格局,彻底治理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做到教招考分离——中学按照自己的育人目标,自主教学,大学按照自己的培养目标,自主招生,考试则完全社会化,由学校自主认可、学生自主参加。只有如此,我国基础教育才能从教招考一体化中走出来。可以说,国家层面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可是具体落实却发生了偏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到的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次考等改革,都要和考试招生分离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改革的效果。

  熊丙奇(上海 学者)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