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23年求助无门比“断水断电”还可怕

朱昌俊

2014年05月19日08:57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3年求助无门比“断水断电”还可怕

  ■ 议论风生

  今年54岁的陈运弟是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的下岗职工。20年前,因为他家附近要上马一个度假村项目,他和家人被要求搬至他处。因认为新的安置点房屋太小及赔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拒绝搬迁,后来便被断了水电,一断就是23年。(5月18日人民网)

  因不满开发商的补偿协议拒绝搬迁,便遭遇断水断电的变相“逼迁”,这样的桥段很常见。只不过,当“断水断电”被拉长到23年之久,个中的辛酸与荒诞还是让人惊叹。如今,在媒体的关注下,陈家中断23年的供电终于复归。但依然令人不能释怀的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制造与默许了这一长达20余年的公民权利之殇?

  23年中,陈家人并非只选择沉默与忍受。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被“踢皮球”,农场领导将责任推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则称不知情,连谁应该对于断水断电一事负责都成了“罗生门”;甚至信访行动在未引起媒体关注前,也同样石沉大海。在当地各部门惊人一致的沉默之中,陈家人的权利救济是何等艰难。换言之,这起事件中令人诧异也令权利受到持续损伤的,是某种笼罩在拆迁上的行政强力,更是长达20年的权利救济申诉无门。

  直至陈家人在自家树木被强挖后遭遇殴打的事迹,被网友曝光于网上并获得省级媒体的关注,陈家的厄运才算走到终点。但这一切来得如此迟滞又是如此偶然。甚至我怀疑,如果不是陈家在无电无水的艰苦条件下,培养出六名大学生所映衬出的“励志”色彩与反差,由媒体关注而成权利救济能否实现,都仍有太多不确定性。

  恢复供电不能为这一事件画上句点。一户居民权利长期受损,当地政府一直漠视、不作为,难道不应该向陈运弟一家道个歉?在道义上的责任之外,谁或哪个部门该为这20余年的“黑暗”负责,有没有启动相应的追责程序?也是当地政府不能回避的。

  □朱昌俊(媒体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